大学生云报7月23日讯(通讯员 郭思玥) 2025年7月23日,“雏鹰计划”社会实践队暑期实践进入第八天。队员们以“青春聚力担使命,乡村振兴践初心”为指引,将目光聚焦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通过系列温情活动,在情感表达中释怀,在音乐疗愈中沉淀。
认知课堂上,陈诗涵老师带着玫瑰花纹样便利贴走进教室,轻声引导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小瑕疵”。“学习不好”“控制不住情绪”……一张张纸条写下成长的小烦恼。
“这些‘不够好’的背后,或许藏着惊喜呢?”陈老师的启发像一缕清风,让孩子们重新审视自己:“字不好看,但进步空间很大”“英语差,可语文课上很亮眼”。当一个孩子写下“会讲笑话逗乐朋友”时,腼腆的笑容在脸上绽放——正视不完美,拥抱“真实”的种子,已悄然在童真心田扎根。
“烦恼盒子”的出现,让教室成了情绪的栖息地。孩子们把烦恼塞进小邮筒,将快乐记在彩纸上,老师随机读出的“AI课太好玩了”“喜欢给大家支持的老师”,让笑声此起彼伏。周一笑老师的“小小诗人”课更添惊喜,稚嫩的笔触写下“心像小湖,高兴时洒满阳光,烦恼时落着小雨,可晴天总会来”,羞涩的朗诵里,藏着孩子们用诗歌与世界对话的真诚。
夕阳西下,音乐教室飘起《送别》的旋律。队员张诗涵带领孩子们闭眼轻唱,让歌声载着心事流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童声纯净悠扬,似能抚平所有褶皱。当旋律渐歇,孩子们脸上的恬静,是接纳后的释然,是情绪释放后的轻松。
没有炫酷实验,没有激烈比拼,这一天的“心灵课”却格外厚重。孩子们学会了与自己和解,懂得了倾诉与倾听,更在旋律中找到内心的平静。这些被点亮的自信光芒与情绪自愈力,恰是“雏鹰”小队为乡村振兴播下的希望种子,静默生长,终会成荫。
撰文 | 郭思玥
图片 | 农姚 陈立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郭思玥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