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梦同行,推普点亮乡村未来——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一路童行”志愿服务队推普苗岭,燃赤字梦途

发布时间:2025-07-24 19: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闻慧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李佳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2级5班)这个夏天,山东科技大学“情暖桑梓,一路‘童’行”志愿服务队奔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莱屯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推广普通话为核心的支教活动,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语言魔法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

趣味游戏激发热情:

通过“普通话传声筒”、“词语接龙大挑战”、“你画我猜(标准发音版)”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主动开口、练习发音。标准的发音赢得掌声,小小的失误引来善意的笑声,紧张和羞涩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消散。

▲图为一名小女孩与折纸合照

经典诵读浸润心灵:

选取《三字经》片段、《少年中国说》节选以及优美的现代儿童诗,带领孩子们进行沉浸式诵读。志愿者们逐字逐句示范,耐心纠正发音和语调,引导孩子们感受汉语的韵律之美和文字的力量。朗朗书声回荡在教室,孩子们的眼神从懵懂变得专注而明亮。

▲图为春山夜月课堂朗读

情境对话提升自信:

设置“小小演说家”、“我的家乡故事会”、“模拟小记者采访”等互动交流环节。鼓励孩子们用普通话介绍自己、分享见闻、表达想法。从最初的低头细语、词不达意,到后来能大方走上讲台,用日渐清晰流利的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自信的光芒在他们脸上绽放。

在志愿者们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实现了显著的转变:从最初的羞涩腼腆、不敢开口,到逐渐变得大胆自信、踊跃参与;从发音模糊、带有浓重乡音,到日益标准清晰;从表达简短、词不达意,到愈发流畅自然,敢于用普通话表达内心的想法。

此次支教不仅有效提升了乡村孩子的普通话能力,更在城乡间架起了文化沟通的桥梁。一颗颗普通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他们打开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照亮了乡村未来的希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闻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