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民族工业脊梁,立志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天,实践团师生首站走进一汽。先参观历史文化展馆,了解其发展历程与中国汽车工业成就;再进生产车间,观察流水线,学习先进制造工艺,重点了解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应用。随后,师生参与座谈会,与企业人员交流行业趋势、人才需求等,同学们积极提问。会后分组调研,围绕新能源汽车影响等议题收集资料、采访,奠定研究基础。
此次赴中国一汽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走出课堂,走进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火热现场,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深刻感悟中国汽车工业的奋斗历程与强国梦想,青春智慧在建设汽车强国的宏伟征程中绽放光彩。
图1:实践团师生在中国一汽合影留念
图2:生产车间内部场景
图3:工人在进行汽车组装和检查等工作
仰望星空逐梦苍穹,航天精神砺志报国
第二天,实践团师生走进长光卫星科技教育基地。先参观卫星技术展厅,了解我国卫星技术发展历程,体会航天工程“严慎细实”要求及精神传承,还与科研人员交流卫星在民生领域的应用。随后,师生聆听航天科普讲座,了解航天科技的战略作用,感受航天人奋斗精神与红色基因的联系,激发爱国与探索精神,探讨传承红色精神等话题。
长光卫星科技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走出课堂,走进航天科技探索的最前沿,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深刻感悟航天报国精神的时代伟力与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更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碰撞中坚定了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图4:实践团师生在长光卫星合影留念
实景演绎撼心灵,红旗漫卷铸忠魂
第三天,实践团师生到莲花岛抗联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了东北抗联历史陈列馆,通过文物、照片等,学习抗联十四年抗战历程,了解杨靖宇等英雄事迹,感悟其信念与气节。
随后观看了大型沉浸式历史情景剧《抗联抗联》,身临其境感受抗联战士的斗争历程。演出尾声齐唱国歌,仰望国旗,完成爱国主义精神升华仰望巨幅五星红旗垂落,那夺目的中国红仿佛凝聚着万千英烈的热血忠魂,将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使命重重叩击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升华。
图5:实践团参观东北抗联博物馆
图6:实践团参观抗联文物
图7:实践团学习抗联历史
图8:实践团观看历史情景剧《抗联抗联》
追寻抗联足迹:将军像前铭忠烈
第四天,实践团师生瞻仰杨靖宇将军纪念地,听宣讲员讲述其战斗历程与壮烈事迹,体悟先辈信仰与忠诚,坚定传承红色基因的信念。随后探访东北抗联文化展示馆,通过抗联遗物了解英雄们的战斗生活,每一件遗物都是一座无声的精神丰碑,让历史的震撼直抵灵魂,使抗联精神的伟大内涵变得可触可感、刻骨铭心。
第五天,实践团师生们在宣讲员带领下“重走抗联路”,踏山路、访密营遗址,体会战士们在极端条件下的顽强斗争,感悟信仰的力量。随后进行实践感悟交流与总结仪式。团队成员结合三天来在陈列馆、情景剧、将军像前、遗物展馆、抗联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心得体会,交流思想收获。在庄重的氛围中,重温“一定要守住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谆谆嘱托,将抗联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确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基因、矢志报国为民的责任与方向。此次莲花岛抗联基地实践,走进红色圣地,感悟抗联精神伟力。通过学史、体验、瞻仰等,成员深化对民族气节等的认知,经历红色洗礼与使命叩问。
图9:实践团访密营遗址
图10:实践团师生重走抗联路
图11:实践团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影留念
图12:实践团在抗日英雄杨靖宇像下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实践,从一汽看民族工业崛起,于长光卫星见科技自立自强,在抗联遗址悟精神传承。民族工业的脊梁与航天科技的突破,皆源于先辈的奋斗与信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传承红色基因,以青春之力铸工业根基、攀科技高峰,在自立自强中圆强国之梦,让奋斗之花绽放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
王蕙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