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汇童思,拓路前行:“智绘‘工’翼,筑梦‘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钱塘芯谷

发布时间:2025-07-22 20: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琪玥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杨琪玥)7月17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智绘‘工’翼,筑梦‘童’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钱塘芯谷产业社区,开展第四日的“仲夏筑梦,爱在芯谷”暑期夏令营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课程充满科学和感性的探索。“不完美的他和她”以互动与讨论让孩子接纳自我、理解家长的不完美,懂得接纳即是更深的爱;“柯南的科学课堂”借茶话会案件引小朋友化身侦探,探秘酸碱指示剂的神奇;“点螺成画”带同学们当小小传承人,感受工艺魅力与传统匠心;“我脚下的地球”用生活化方式揭开地球科学面纱,种下科学与环保种子。小朋友们在爱与探索中收获颇丰。

接纳不完美,拥抱你我他

从对自我的审视到对他人的理解,“不完美”的课题里藏着成长最温柔的启示。本次“不完美的她和他”课程,为孩子们与家长开启了一场关于接纳与爱的暖心旅程。

▲图为小朋友上台朗读诗歌《一点点的不完美》

课堂上,老师以生动的互动游戏串联起探索的脉络,用情景讨论搭建起理解的桥梁。孩子们在分享中看见“不足的自己”,于笔尖与话语间,悄然接纳了那个既有光芒也有缺憾的小小身影。家长并非无所不能的超人,也会有疏忽与情绪,孩子们慢慢懂得,大人的世界里也有不完美的角落。

▲图为小朋友们举手发言自己对“你有我没有”游戏的感悟

最动人的是打分时的沉默与释然。孩子们笔下的分数裹着天真的包容。最终,所有人都明白:正是这些带着缺憾的彼此,才拼凑出一个最温暖的家。接纳不完美,原来就是学会更深地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图为小朋友分享给父母与自己打分的原因

科学探真相,变色有妙招

本节趣味化学实验课以“茶话会案件”为引,带小朋友们走进酸碱指示剂的神奇世界——从紫甘蓝汁遇酸碱的绚丽变色,到“凶手”利用白醋伪造毒茶的巧妙手法,小朋友们在侦探情境中既破解了科学谜题,更领悟了“物质特性决定现象”的自然规律。

课堂实践中,老师以“探案”为主线层层推进。实验环节中,小朋友们化身“名侦探”柯南,通过试剂检测锁定“证物”酸碱性,又在生活探秘中验证柠檬汁的“红粉身份”与肥皂水的“蓝衣属性”。小朋友们专注的眼神、惊喜的欢呼,正是科学探索最美的模样。 

生活处处有科学,愿这份好奇与思考像紫甘蓝的斑斓色彩,在小朋友们心中留下探索的印记。

▲图为小朋友们正在猜测案件的谜底

▲图为老师正在给小朋友加实验试剂

螺钿艺术探秘,匠心传承之美 

“千年工艺凝于方寸,螺贝生辉绽现匠心。”本节课带领同学们化身小小传承人,走进瑰丽的螺钿世界。从唐代螺钿紫檀琵琶的盛世风华,到苏式、广式家具的精妙镶嵌,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螺贝化作艺术品的神奇蜕变,也见证了匠人智慧与自然馈赠的完美交融。 

课堂中,同学们化身“点螺”小工匠,学习制作螺钿饰品。当指尖的温度赋予冰冷贝壳以生命力,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亲手制作的螺钿饰品,更在专注与耐心中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传统匠心。这堂课不仅是技艺的启蒙,更是文化的传承。愿这份对美的感知与守护,能成为指引孩子们探索传统文化的灯塔。

▲图为小朋友阐释自己对螺钿的了解

▲图为小朋友与自己的螺钿作品合照

识地球之妙 晓天地之奇

在这节充满探索趣味的课程中,小朋友们通过“鸡蛋地球”模型直观感知地球分层结构;通过触摸岩石标本感知大地;通过将剪碎的泛大陆地图复原,发现南美洲与非洲的拼合线,理解板块运动。老师带领小朋友们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揭开了地球科学的神秘面纱。最后的“脚印画创作”环节,小朋友们创作出的那些充满童趣的作品,正是生态意识萌芽的最好见证。 

最终,小朋友们不仅记住了“岩石、板块、地幔”等术语,更通过亲手触摸、动态拼图、创意表达,建立起对地球系统的立体认知,真正理解“保护脚下土地,就是守护人类未来”。这堂课不仅传授了地质知识,更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了“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科学种子。

▲图为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多种不同岩石的样品

▲图为小朋友正在绘制自己脚下的地球

在今天的课程中,小朋友们在互动中拥抱真实的自己与家人的缺憾;于实验里感受科学规律的魅力;在制作中触摸传统文化的力量;借模型标本种下守护家园的种子。而未来“智绘‘工’翼,筑梦‘童’行”实践队将坚持用多元扎实的课程设计,为小朋友们积攒探索世界的勇气,保持对生活的好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