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青龙泉社区——凝聚志愿之力,落实群众基层

发布时间:2025-07-22 20:0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凌霞   阅读 2.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凌霞)2025年7月21日,七月的风裹挟着热忱,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的身影踏入了青龙泉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这里不仅是基层党建的“桥头堡”,更是社区振兴蓝图的“绘制室”。队员们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思考与好奇,在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场深度解码青龙泉社区振兴密码的探索之旅。

图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俯瞰图

走进十堰:香菇与袜业,产业振兴的“双引擎”

生更多岗位在湖北十堰,香菇产业与袜业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它们就像两台轰鸣运转的“引擎”,推动着这片土地不断向前。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来到群众服务中心,在社区党员的带领下,先后走进十堰的香菇基地与袜业车间,近距离感受特色产业发展与就业市场的活力。

香菇基地里,连片大棚整齐排列,党员讲解种植技巧,提及基地带动80多位村民就业,熟练工月入4000多元时,队员们不住点头。党员干部补充道,全市香菇产业链已创造近5万个岗位,不少年轻人返乡当起“新农人”。袜业产业园内,智能车间机器轰鸣。经党员车间主任介绍,全自动袜机一人可管8台,效率大幅提升,仅郧阳区就有22个乡村车间,带动1500多人就业,“中部袜都”建设还将催。

图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中老年“零工作坊”

一路探访,队员们从产业实景中读懂:十堰的就业市场正随特色产业壮大愈发多元——既有基础岗位,也有技术、管理岗,更有灵活就业机会,一幅“人人有活干、能增收”的图景清晰铺展。

走进社区:志愿服务织密爱之网

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刚走进群众服务中心,一股清爽的凉意便驱散了酷暑的燥热——空调正悄悄输送着舒适的风,把室外的炎炎烈日隔绝在外。这方不大的空间里,藏着一整个夏日的惬意与温馨。

志愿者走进影音区,头发花白的老人们正坐在一起看老电影,屏幕上光影流转,有人跟着熟悉的台词轻轻哼唱,有人眯着眼打着节拍,偶尔交头接耳说句剧情,笑声混着空调的微风漫开来。走到隔壁的棋牌桌更是热闹,几位老爷子正围着棋盘“厮杀”,楚河汉界旁,有人举着棋子琢磨半天,有人乐呵呵地当“军师”,连旁边看牌的爷爷都忍不住搭腔:“走这步!保准赢!”

图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老年电影院

另一边的“童趣角”则是另一片天地。托管班里,志愿者正带着孩子们读绘本,小脑袋们凑在一起,听得眼睛亮晶晶;活动室的地板上,几个稍大些的孩子正在写自己的作业,

图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爱心托管班”

空调风静静吹着,把老人的闲谈、孩子的嬉笑、棋子的碰撞声轻轻揉在一起。这方被清凉包裹的群众服务中心,不像个办事的场所,反倒像个热闹的大家庭——老人们有陪伴解闷的去处,孩子们有安全嬉戏的角落,而这份酷暑里的贴心与暖意,正是社区最动人的模样。

走进服务:为群众架起爱的桥梁

在党工作者引领下,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完成社区参观后,积极响应服务宗旨。主动承接服务中心“爱心托管”工作,为孩子定制趣味课程,兼顾学习与安全知识传递。同时,联合社区网点深入乡村,开展防溺水、网络安全宣传。以顺口溜、漫画等接地气形式,向村民普及安全要点,守护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百姓办实事”,传承服务精神,让党的关怀融入基层日常。

图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书记与团队队长谈话

这场探索,让青春的目光与社区的脉搏同频共振。青春无限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不仅见证了青龙泉社区在党建引领下的振兴奇迹,更在心中埋下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种子——原来,振兴之路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党员干部的坚守、社区居民的奋斗,以及每一份像他们这样的青春力量,共同铺就的坚实大道。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百姓办实事”,传承服务精神,让服务的融入基层日常。

撰文|何悦 金湘

图片|何悦

审核|苏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凌霞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