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乾县图书馆精心策划的“走进人工智能 暑假趣味机器人编程”公益课正式开课,为当地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启蒙盛宴。截至7月19日,为期三天的课程已吸引数十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参与,通过动手实践与趣味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触摸人工智能的奥秘。
图为老师教授Python编程
此次公益课根据学员年龄特点,分为6-7岁的刷卡编程班和8岁以上的Python编程班,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7月17日开课首日,刷卡编程班的“遥控战车”课程便点燃了低龄学员的热情。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CPU、碰撞开关、LED灯等电子元件,了解遥控战车的基本构造。当亲手搭建的战车在操作下灵活移动、避开障碍物时,现场响起阵阵欢呼。而Python班的“海龟作图”课程则让大龄学员初次接触编程世界,通过调用turtle库、学习基础代码,用数学思维解构图形组成,一个个由代码生成的简单图案在屏幕上显现,让孩子们直呼“神奇”。
7月18日的课程内容更添生活趣味。刷卡编程班推出“智能机器狗”主题,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还在搭建机器狗的过程中了解到生物知识——老师结合机器狗的散热设计,生动讲解了“小狗热天吐舌头”的科学原理,实现了科技与生物知识的巧妙融合。Python班则延续“海龟作图”主题,聚焦笑脸图案的绘制,孩子们学习位置代码和填充代码的应用,亲手为笑脸添上眼睛、鼻子,当色彩斑斓的笑脸在屏幕上绽放时,孩子们的成就感溢于言表。
图为学生们和马馆长结业合影
7月19日的课程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刷卡编程班的“螳螂机器人”课程引入声音传感器,孩子们通过更换不同程序卡,观察机器人因程序变化而产生的行动轨迹差异,在反复调试中体会编程逻辑的魅力。当螳螂机器人听到声音指令后做出相应动作时,孩子们兴奋地拍手叫好。Python班则进阶学习“for循环”知识,学员们运用循环语句制作复杂图形,为作品搭配绚丽色彩,一幅幅融合数学美感与创意的编程画作新鲜“出炉”,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以前觉得编程离孩子很远,没想到图书馆把这么专业的课程搬到了家门口,孩子每天上完课都追着问明天学什么。”一位陪同孩子上课的家长王女士难掩满意,“通过搭机器人、写代码,孩子不仅动手能力变强了,还学会了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这样的公益课太有意义了。”
图为优秀学员获得荣誉证书
乾县图书馆负责人表示,举办此次公益课旨在响应国家科技教育普及号召,让更多孩子接触人工智能与编程知识,培养科学兴趣与创新思维。未来,图书馆将继续丰富公益课程内容,搭建多元化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平台,让科技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7月19日,乾县图书馆“走进人工智能 暑期趣味机器人编程”公益课结营仪式顺利举行。本次课程为期三天,根据学员年龄分为刷卡编程班和Python编程班,分别开展遥控战车、智能机器狗等趣味课程。
结营仪式上,乾县图书馆副馆长马莉向授课老师、家长和学员表示感谢,并表示未来将开发更多课程,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科技体验。此次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编程的兴趣,受到家长和学员的一致好评。据了解,此次公益课虽仅为期三天,但已在当地引发热烈反响。许多家长希望图书馆能延续此类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里远离电子产品,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为成长注入科技力量。
撰文|李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