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号,南宁理工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团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强健体魄、快乐成长”为主题的趣味体育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提升乡村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与拼搏意识,为乡村教育注入蓬勃的运动活力。
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活动伊始,团队成员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运动能力,系统介绍了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从正确的热身动作、运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到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机能的锻炼效果,让孩子们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展示奥运会、亚运会等赛事中的精彩瞬间,讲述运动员拼搏进取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向往,使他们对体育的认知从“玩耍”转变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动追求。
体育锻炼的前提是科学防护,而准备运动是保障运动安全的关键环节。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以“理论讲解+动作示范”的方式,向孩子们系统普及准备运动的重要性——从预防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的医学原理,到准备运动与后续运动效果的关联性,让孩子们明白“运动前先热身”的科学意义。团队成员结合儿童身体发育特点,精心设计了一套适合乡村孩子的准备运动流程:先是围绕操场进行3分钟慢跑,激活全身血液循环;接着进行关节活动,包括颈部环绕、肩部绕环、手腕脚踝转动等,逐一放松全身关节;随后开展动态拉伸,如弓步压腿、侧压腿、高抬腿、开合跳等,通过循序渐进的动作提升肌肉温度与柔韧性。每个动作都配以清晰的口令指导,团队成员亲自示范标准姿势,对孩子们动作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纠正,比如提醒压腿时膝盖不要弯曲、高抬腿时注意核心收紧,确保准备运动既能达到热身效果,又符合儿童身体承受能力。
开展本次趣味体育课,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意义。从身体素质提升来看,这是一次科学有效的体能锻炼。孩子们在奔跑、跳跃、协作的过程中,有效锻炼了心肺功能、肢体协调性与爆发力,有助于改善乡村孩子普遍存在的运动量不足问题,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从意志品质培养而言,体育项目中的竞技性与挑战性,能有效磨砺孩子们的拼搏精神与抗挫折能力。在接力赛落后时不放弃追赶,在跳长绳多次失败后仍坚持练习,这些经历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培养了永不言弃的毅力。从社交能力发展来讲,集体项目中的分工协作、规则遵守,能帮助孩子们学会沟通、包容与互助。在三人两足项目中,只有步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快速前进;在集体跳长绳时,需要每个人找准节奏、信任队友,这些体验让孩子们明白团队力量的重要性,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尾声,小朋友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运动中的感受,有的说“虽然跑得很累,但赢了的时候特别开心”,有的说“原来和同学一起玩比自己一个人玩有意思多了”。这些朴实的话语,正是对体育精神的生动诠释。
此次趣味体育课的开展,是南宁理工学院蒲公英志愿服务团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未来,团队将继续依托“三下乡”平台,设计更多适合乡村孩子的体育活动,让运动的快乐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助力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通讯员:罗俊超)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做热身运动 王雁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指导小朋友进行三人来回跑项目练习 王雁 供图)
(图为小朋友们参加短跑接力赛的合影 王雁 供图)
(图为支教队员与小朋友们玩游戏的合影 王雁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小朋友们在体育课后的合影 段舒云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舒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