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南来 润彼青萍”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子远赴鹿鸣聆听山里的诵读声

发布时间:2025-07-21 21:4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丁一凯 黄培溶 崔阳   阅读 4.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8日至7月11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诗承鹿鸣,民族传薪”文化艺术服务团怀揣着热忱远赴重庆彭水鹿鸣乡,以诗经文化为纽带,从“课堂”到“田野”,从“理论”到“实践”,以教育之风润乡村稚子心,以实际之行践教育初心。

▲图为鹿鸣乡领导和实践团成员合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时,孩童的嬉笑声传入耳中,是鹿鸣乡中心校的孩子们早早的便来到校园中等待着今天的学习,映入眼帘的是那一个个稚童纯真的笑容和真挚的眼神。此刻,大学生支教者与乡村孩童的故事已经开始。

采采卷耳,悠悠南山——看诗经里的生活

“你们知道诗经吗?”“知道!”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声让人看到属于他们的文化自信,这是属于鹿鸣乡的文化自信。

为让孩子们能背诗经的同时还能对诗经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诗经中的嗅烟火气、看人情味。实践团设计了一堂诗经示范课,和孩子们一同走进诗经里的生活,看“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听“仓庚”鸣叫,感“春日载阳”,触摸中华文化最质朴温暖的底色。

▲图为实践团讲授《诗经》示范课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唱出诗经的经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课堂里稚嫩的童声传唱的古老华乐,在小小的教室里久久回响。为了让孩子们更为直观的学习诗经,团队成员带着孩子们传唱诗经《鹿鸣》,一教一学一合唱,当童声穿越三千年与“呦呦鹿鸣”共振,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里的标本,而是成为可听、可唱、可共创的生命体。

传唱中感悟诗经礼乐文化,教育中滋润稚童心灵。孩子在传唱经典中感受诗经中的音乐美,播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种子,让文化自信的萌芽肆意生长。“乐者,天地之和也”在课堂的歌声和欢笑声中具象化。

▲图为彭水中心校学生学唱《鹿鸣》歌曲

野有蔓草,诗有清音——带着诗经去寻野

当课堂延伸至鹿鸣乡诗经植物园,一场穿越三千年的草木溯源就此展开。实践队带着孩子们从课堂之上进入到田野之中,在草木间寻找诗经的踪迹。

“寻荇问蓼,读风问雅” 队员带着孩子们穿梭在诗经植物园,寻“桃夭”,认“卷耳”。植物园中有桃、李、红薯、苌楚等多种植物,孩子们在园中近距离参观、触摸这些植物,进行沉浸式学习。“快看,这个是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孩子们探索的声音在植物园里此起彼伏。

▲图为实践团成员带领学生寻找《诗经》植物

从课堂的知识教学到田野的亲身体验,不仅是教学地点的转变,更是将沉睡的文字重新置于鲜活的文化生态中进行解读。在广阔天地间感受《诗经》永恒的生命力,让《诗经》文化真正“活”起来。

正如鹿鸣乡中心校负责人所言:“当孩子们在荇菜叶脉中触摸到文化基因,乡村振兴便有了生生不息的精神根系。”而“课堂”到“田野”的支教活动通过理论实践融通,引领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提升素养、增长才干、奉献价值,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

▲图为黄城副书记、团队成员和学生们合影

撰文:黄培溶 崔阳

图片:黄培溶 杜秀露 李雯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丁一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