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实践绘乡野,“芝”力助燃振兴梦

发布时间:2025-07-21 18: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新媛   阅读 86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福州工商学院财经学院“梦遇漳平,绘色乡野”实践队奔赴芦芝镇圆潭村,开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当地特色灵芝产业展开调研,旨在引领青年学子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深山觅“芝”,解密生态种植

踏入重岩叠嶂间的灵芝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伞状灵芝在竹阴下整齐排列、蓬勃生长的景象。蔡先生作为村里最早一批投身灵芝种植的先行者,热情地向团队成员分享经验:“我种灵芝快八年了,一开始只有几户尝试,现在全村50多户都参与进来。靠着这‘仙草’,村民收入比以前高多啦。”蔡先生不仅分享种植经验,还手把手指导队员们辨认成熟灵芝,眼中满是对灵芝的热爱。队员们在观察中发现,这里的灵芝生长态势良好,成熟的灵芝菌盖边缘的乳白色生长区消失,菌盖厚度增加,质地变得更加坚硬,并开始弹射孢子。通过详细询问,了解到这里以紫灵芝种植为主,借助自然资源开展仿生栽培,生长周期约80天。目前,村里灵芝种植面积达500多亩,总产量约10000棒,小小的灵芝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图为在灵芝地种植人向实践队员讲解

对话“芝”人,见证产业变迁

在村干部带领下,团队走进灵芝加工生产车间,“圆汁圆味·圆潭灵芝”的品牌logo随处可见,队员们亲眼目睹灵芝茶、灵芝片的生产流程。一杯灵芝茶入口,独特芬芳在口鼻间散开,留下悠长回味。随后,队员们来到“水乡芝梦”主题馆,深入了解当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到创办绿圆专业林业合作社,让众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相比传统作物种植,种植灵芝的农户每年收入能提升5000-6000元。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村民脱贫,还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勃勃生机。然而,在这繁荣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制约产业进一步腾飞的痛点。

图为参观灵芝加工车间和主题馆

剖析“芝”景,洞察发展痛点

灵芝产业作为圆潭村特色产业,已奠定一定发展基础,在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成效显著。从种植到初加工,再到品牌打造,处处彰显着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画卷。但调研中也清晰暴露出产业发展的两大痛点:一是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依赖游客购买和本地市场,难以扩大市场影响力。且游客数量受活动时间等因素影响波动大,导致销售不稳定。虽然已涉足互联网宣传,但效果不佳。二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白蚁问题尤为突出,即便种植前在周围撒上白蚁药粉,后期仍需人工抓白蚁,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犹如拦路虎,阻碍着灵芝产业迈向更高台阶。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队员及时沟通交流,对于销售渠道单一问题,建议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针对白蚁防治难题,据专业白蚁防治机构研究,白蚁防治需综合多种科学手段,运用物理方法和生物防治等,寻求更有效的防治办法。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干部、种植人讨论交流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队员们在乡村土地上留下坚实足迹,收获成长与感动。当青春足迹与基层发展紧密相连,青年担当的旗帜在民生一线高高飘扬。未来,团队成员将持续关注灵芝产业发展,深入研究、从拓展销售渠道和优化白蚁防治方案两个方向形成可行性方案,为特色灵芝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新媛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4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