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映文脉·非遗绽乡光”社会实践团队|“风云赋能乡村·气象融合非遗“——火龙舞调研部分

发布时间:2025-07-21 11: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汪子涵 赵浩聪 苑奕菲   阅读 9.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汪子涵、赵浩聪、苑奕菲2025年7月18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气象映文脉·非遗绽乡光"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南省湘潭市竹埠村开展火龙舞非遗保护活动,通过调研与科普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齐心协力做筹备 热火朝天布现场

上午,团队在竹埠村村委会组装非遗火龙舞主题展板,张贴气象科普海报,调试音响设备。村委会工作人员协同完成场地准备工作。

图为成员们正在安装海报

深入交流谋发展 共话火龙舞传承

随后,团队在与村长交流中获悉:村中常住人口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火龙舞面临传承困境——仅有火龙舞第七代传承人尹国军及其徒弟尹升掌握完整技艺,年轻一代对其认知多停留在"正月十五闹红火"层面,缺乏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当前保护工作面临传承人老龄化、资金短缺等困难。

图为团队与村长交流画面

走访问需知民意 科普宣传送温情

所有成员分成两组,挨家挨户进行火龙舞相关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以火龙舞的基本知识以及传承与发展为主,结果显示,村民们的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大多数仅仅停留在表层,需加深了解。

图为队员们进行走访调查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入村民家中开展火龙舞认知调研,村民们热情配合,不仅认真填写问卷,还主动分享对传统民俗的记忆与见解。时值盛夏高温,团队特意准备了油,洗洁精等生活用品作为小礼品,村民们接过礼物时连连道谢,几位老人还拉着队员讲述年轻时参与火龙舞表演的趣事。这份互动既为调研提供了宝贵素材,也让非遗保护工作更显人文温度,现场洋溢着融洽的交流氛围。

图为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发放小礼品

非遗文化进乡村 火龙知识润民心

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回到村委会活动室,杨尚霖为在走访过程中表现出浓厚兴趣的村民们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火龙舞知识小讲堂。他通过图文展示,详细讲解了火龙舞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不少村民表示,通过这次讲解对这项非遗有了全新认识,以后村里组织火龙舞活动时,很愿意参与学习和传承。现场气氛热烈,展现出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强大生命力。

图为杨尚霖为村民们讲解火龙舞

 本次调研清晰呈现火龙舞传承面临的认知断层与技艺断代问题。通过科普活动,成功提升了村民的文化认知,激发了参与热情。

图为队员们与非遗传承人大合照

村民们的热情参与和宝贵建议,让我们看到了火龙舞传承的新希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当地,推动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让这项充满生命力的民俗瑰宝代代相传。感谢每一位村民的支持与配合,期待下次再见时,能看到更多人与火龙共舞的精彩画面!


撰文|汪子涵 赵浩聪 苑奕菲

一审|汪子涵

二审|赵浩聪

三审|杨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浩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9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