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风禾创绘突击队满怀热忱与期待,踏足吴川市吴阳镇白沙社区,正式开启为期七天的"三下乡"之旅。这支以墙绘为刃、热忱为墨的队伍,在这片土地上执笔耕耘,让这段旅程成为艺术赋能乡村的生动注脚,意义非凡。
风禾尽起,绘就乡野新篇,风禾创绘突击队,这支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和绘画志愿者组成的队伍,把艺术创意和乡村特色深度融合,秉持'艺术赋能乡村'理念,围绕民俗、乡风等主题精心创作墙绘作品,不仅扮靓了乡村容貌,更传递了乡土文化。让乡村颜值与村民认同持续提升。未来,风禾创绘突击队将继续以笔为媒,让艺术之花绽满乡野,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风禾创绘,把年俗“搬”上墙
在乡村的巷道边,风禾创绘突击队正用画笔编织一场年俗盛宴,这面长长的墙,成了他们的“年俗画布”——从“扫屋”的细致,到“拜年”的热闹,每个年俗场景都被精准拆解并生动还原。
队员们趴在墙上专心创作,像在给乡村写一封“年味回忆录”,拜年的孩童手里攥着糖果,年夜饭的圆桌冒着热气,都被队员们用颜料巧妙勾勒,以灵动的弧度定格在墙面上。
墙绘“状元故里”,风禾创绘溯源历史
在古朴墙面上,风禾创绘突击队生动再现了吴阳镇霞街的“状元故里”盛景,绘出状元巡游的热闹:举旗的队伍、簇拥的乡邻,连旌旗上“状元及第”的纹路都精细勾勒,让历史故事“活”在乡村墙间。
霞街之约,墙绘为笺
为了让这面“霞街欢迎您”的墙绘重现风采,风禾创绘突击队的队员们花费了太多巧思,他们把对这片土地的热忱,都融在笔锋里。路过的村民会驻足笑说“像咱自己写的”,游客也因这面墙,对霞街多了份期待。
绘团圆,暖乡野
风禾创绘突击队打造的团圆饭主题墙绘,将烟火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队员们从长辈夹菜的神态,到孩童嬉闹的模样,再到满桌佳肴的摆放都细细打磨。红春联、圆餐桌,以明快色彩还原传统年味,让“团圆”二字跃然墙上。
他们把乡村里最珍贵的家人相聚时刻,一笔笔“种”上墙,让路过的人瞬间被温暖包围,也让乡土文化有了鲜活的表达。
艺术赋能,绘就乡村新颜
在风禾创绘突击队的墙绘作品中,每一笔都蕴含着独特的“乡土密码”。画面左侧,圆润饱满的西瓜鲜艳夺目,代表着村里果园喜人的收获;中间,弯腰劳作的身影被生动刻画,完美复刻了村民除草时的姿态——草帽压得低低的,裤脚沾着泥土,尽显质朴与勤劳。
墨韵红梅映墙,风禾创绘添彩
在乡村的旧墙之上,风禾创绘突击队挥动画笔,以陆游笔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为灵感,绘就一幅墨韵红梅图。画中,苍劲的梅枝蜿蜒伸展,浓墨勾勒的枝干尽显古朴,鲜艳的红梅点缀其上,红与黑的碰撞,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让人嗅到那凛冽寒风中梅花的暗香。
青春执笔,绘就乡村新画卷
在乡野的阳光下,风禾创绘实践队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乡村绘美”的动人故事。他们作为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一员,头戴草帽、备齐颜料,将校园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乡土间的艺术力量。
从前期的策划构思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到后期的分工协作在烈日下挥毫创作,队员们全身心投入。他们让原本普通的乡村墙面摇身一变成为文化展厅,年俗、乡愁、振兴故事等元素,都以鲜活的姿态“长”在了墙上。
那些散落在乡野的颜料瓶,那些齐心协力托举队旗的身影,都是青春与乡土双向奔赴的美好见证。风禾创绘突击队用艺术为乡村赋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为乡村振兴的画卷增添了最鲜活的青春色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湛建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