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良田,万亩花开”暑期社会实践队:青春支教筑梦乡村,爱心接力仍在途中

发布时间:2025-07-17 20: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晏寿峰   阅读 4.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16日,骄阳似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一亩良田,万亩花开”支教队的16名志愿者已在周口市沈丘县府井镇兴华学校开展支教活动一周有余。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队伍带着知识与热忱,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别样的暑期课堂,而这场以爱为名的接力,仍在持续书写温暖篇章。

实践队队员和校长老师们的合照

案板上,雪白的面团被擀成圆圆的饺子皮,韭菜鸡蛋、白菜猪肉两种馅料散发着鲜香。擅长厨艺的阿姨手把手教年轻人捏褶,“包的时候边缘要捏紧,不然煮的时候容易破”;队员们则学着阿姨的样子,把饺子捏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有的像小元宝,有的像小月亮,惹得大家阵阵欢笑。

支教队员帮忙包饺子

“榫卯的核心,是通过木构件的凹凸结合实现严丝合缝,不用一钉一胶,却能让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稳固。”队员展示着故宫角楼的结构图,重点讲解了燕尾榫、格肩榫等经典样式的受力原理,“比如这座角楼,几百根木梁通过榫卯咬合,形成相互支撑的整体,这是古人对力学的极致运用。”

现场播放的纪录片片段中,镜头聚焦于老木匠修复古建时的细节:一根木料经过精准凿刻,榫头与卯眼完美对接,轻轻一推便严丝合缝。“这种‘硬碰硬’的连接,靠的是对尺寸和角度的绝对精准,背后是代代相传的经验与匠心。”队员的讲解让学生们频频点头。

支教队员教同学们榫卯知识

村支书为队员们介绍乡村情况

学校校长给实践队开会

田埂上的晨露还未散尽,教室里的琅琅书声已随清风漫过山坡,那些带着油墨香的希望,正顺着支教者的粉笔尖,一点点渗进这片土地的肌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晏寿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