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万名大学生进千站”社会实践号召,切实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文化需求,7月初,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源火先锋,青春建功”实践团走进九江市东升镇曾山村,启动“非遗润童心,安全护成长”系列志愿服务行动。
图为志愿者与实践站工作人员合影
小手拓大鱼:非遗鱼拓初体验
“鱼拓最初是渔民们用来记录捕获大鱼的方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非遗项目。”志愿者绘声绘色地讲述,瞬间勾起了孩子们对鱼拓的好奇心。调色、涂抹、拓印……在老师和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一条条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跃然纸上。孩子们互相欣赏、交流,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非遗鱼拓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传统技艺的乐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的种子。
图为展示鱼拓作品
小手握遥杆:无人机入门小课堂
“起飞!”随着曾山村航航小朋友一声指令,无人机缓缓升空,在操场上空划出一道轻盈的弧线。除了体验无人机飞行活动,志愿者们还准备了航拍小任务,带领孩子们用无人机镜头记录家乡的田野与村庄。
“希望这些‘会飞的眼睛’,能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曾山村村支书说。
图为小朋友近距离观看无人机操作
萌娃画安全:把防溺水知识“袋”回家
志愿者带着孩子们一起跳“泳”气大爆发防溺水版,向孩子们讲解“防溺水六不准原则”。在志愿者的协助下,二十余名留守儿童拿起彩笔,在白色帆布袋上勾勒防溺水场景,将安全知识“画”进生活里。
图为绘画防溺水帆布袋
当一个个承载着创意与安全意识的帆布袋提在孩子们的手中时,小朋友也变成了“防溺水安全”的流动宣传站。
图为防溺水帆布袋作品合影
童声说安全:保护自我话成长
曾山村的孩子们跟着志愿者,一边念着口诀,一边比画着手势,一起学习专为孩子们设计的安全教育手势舞。志愿者们还让孩子们两两结对练习,在互动中强化记忆。这些简单有力的手势,正悄悄成为他们保护自己的“小盾牌”。
图为志愿者教学保护自我手势舞
志愿者邀请孩子们上台扮演角色。8岁的小朋友航航在扮演“制止霸凌者”时,一开始声音很小,在志愿者鼓励下,终于大声说出“你们不能欺负他!”,台下立刻响起掌声。“用情景剧代替说教,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带队志愿者谭老师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留守儿童学会保护自己,也懂得尊重他人。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航航合影
志愿服务期间,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用非遗文化滋养童心,以多元安全课筑牢防线,让曾山村的暑期充满别样意义。
“文化+安全”的双份守护,不仅为留守儿童的假期添了彩,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守护自我的种子。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乡村儿童需求,让青春力量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谭钰、叶宏敏;图片:陈红洋;唐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青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