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拥抱”进校园:海姆立克急救法为青少年安全“加码”

发布时间:2025-07-12 15: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玟、刘鑫怡   阅读 7.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郑玟、刘鑫怡)近日,广东医科大学医学传播学团队,走进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第三中学开展“海姆立克急救法”专题培训活动。这场以“生命的拥抱”为主题的科普课堂,通过系统讲解与实操演练,让青少年掌握解除气道异物梗阻的关键技能,为校园安全再添一道防护屏障。

活动中,讲师麦思捷以生动案例切入,从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起源讲起——1974年美国外科医生亨利·海姆立克发明这一方法后,已拯救全球无数呼吸道异物阻塞者。他结合《人在囧途》电影片段及2023年河北男童被救实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该急救法的“救命力量”。

▲图为服务队讲师麦思捷讲解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讯员 郑玟 摄

考虑到校园场景中可能出现的自救需求,培训特别加入成人自救技巧:孤立无援时可借助椅背等固定物冲击腹部,或双手互抱快速按压。针对婴幼儿群体,医护团队演示了“拍背压胸法”:将婴儿头低脚高位托于膝上,拍打两肩胛骨之间5次,无效则翻转后按压乳头连线中点,动作轻柔却精准有力。

演示环节中,麦老师和黄梓钧同学进行模拟演练,他通过强调动作角度与力度,提醒避免肋骨骨折、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原来鱼刺卡喉不能用海姆立克法!”学生蔡景炼在误区讲解环节恍然大悟,“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既要敢出手更要会出手。

▲图为麦思捷讲师和黄梓钧在课堂上演示海姆立克急救。通讯员 郑玟 摄

针对青少年日常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麦思捷重点解析了“海姆立克征象”:当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由强变弱、面色青紫,或患者双手抓颈等表现时,需立即判断是否为气道梗阻和施救。随后,他通过“剪刀、石头、布”的形象比喻,分步演示成人急救手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以脐上两横指为冲击点,双手抱拳向内上方快速压迫腹部,同时详解卧位施救的注意事项。

活动尾声,麦思捷强调:“急救不仅是技能,更是责任。”他建议同学们将所学传递给家人,同时注意日常预防——不给低龄儿童喂食果冻和汤圆等易梗阻食物,吃饭时避免嬉笑打闹。对于同学们而言,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不仅是多了一项保护自己的本领,在面对他人遭遇气道梗阻危机时,也能不再手足无措,而是以科学的方法伸出援手,这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成长中一份珍贵的责任担当。

此次培训通过“理论+演示”的模式,让抽象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可掌握的技能。这些技能将融入同学们的生活,成为他们应对突发状况的底气,让他们在校园内外都能更从容地守护自己与身边人的安全。广东医科大学医学传播学服务队表示,后续将持续推进精准化急救科普,让“海姆立克”这一“生命拥抱”成为更多人守护彼此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鑫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