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南平印象文创实践团于2025年7月4日-10日在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开展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搭好对接桥梁,凝聚服务共识
7月4日下午,实践团抵达从化区温泉镇南平村,南平村罗志康主任热情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实践团指导老师张彩霞、李有福与从化区委宣传部、南平村第一书记李云清,南平村村干部罗志康主任就实践团活动方案、工作安排、南平村特色文化与静修小镇建设情况等内容展开深入而细致的交流。
交流结束后,在罗志康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南平村史馆、南平文化中心、凤溪栈道等地,切身感受了南平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以及南平静修小镇建设以来的变化。通过考察,实践团成员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践团指导老师与南平村干部交流
▲参观南平村史馆
志愿下乡行,服务暖人心
7月5日上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南平印象文创实践团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了南平村荔枝开园助农嘉年华活动。此次活动紧扣南平荔枝成熟季,进一步突显南平荔枝的品质优势,借助乡村文旅消费季的契机,融入了“唐美人爱上南平荔枝”主题走秀、现场放飞吉祥气球、抓鸡摸蛋趣味游戏等丰富环节,有效助力南平荔枝销售。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们开展协助游客签到、接待指引,并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和荔枝采摘活动等工作。在炎炎烈日下,实践团成员们始终坚守岗位,以饱满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服务游客,赢得村委和游客的一致好评。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团队的实践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成员们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实践团成员以专业素养与青春热忱,将“文创赋能乡村,实践助力振兴”的理念转化为看得见的助农实效,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实践团成员协助整理活动物资
▲实践团成员耐心指引游客签到
聚焦南平文旅发展,深入开展调研走访
7月6日-9日,南平印象文创实践团在南平村静修小镇持续开展调研工作。在南平村的街头巷尾,实践团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当地居民游客以及工作人员等形式,深入了解南平村文创产品开发与文旅融合的现状及发展需求。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围绕南平村文旅参与情况、文创产品购买意愿、旅游服务优化等问题与当地居民、游客进行深入交流。在交流中,一位游客表示:“南平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氛围都非常吸引人,希望你们的文创产品能让所有游客都把这份美好带回家。”
此次调研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组将在后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整理和总结调研成果,撰写调研报告,并形成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用实际行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与文旅发展。
发放调查问卷
▲与游客交流
▲对当地村民进行访谈
设计为笔赋能乡村,青春实践助力振兴
南平村坐拥凤凰山,环抱凤溪水,“山、泉、林、溪、石”生态要素富集,先后荣获“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称号。为了进一步南平村文创产品设计的方向,实践团设计组在前期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查阅相关资料。
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实践团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创新思路,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元素,力求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为当地旅游业发展贡献创意设计力量,同看得见的视觉符号讲好南平故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组成员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最终设计出的文创产品包括冰箱贴、书签、台历等作品,这些文创产品不仅具有有实用价值和纪念意义,能够很好地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
▲实践团召开工作会议
▲设计组认真创作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学生用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实践团成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力量,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锤炼专业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青春力量!
▲实践团合影
▲实践团合影
撰稿:张彩霞、李有福
图片:刘慧琳、张雅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烁儿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