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蔡烨涵、汤嘉如、余浩)近日,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湖南信息学院“星火绘梦”实践团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前期绘制的乡村文化墙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第二轮修补与完善工作。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涉外予你”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体验并协力为乡村墙面增添一抹亮色。
不畏辛劳,细节之中显真章
经过前一日高强度的墙绘创作,队员们虽略感疲惫,但对作品质量的追求丝毫没有松懈。为避开正午烈日对颜料和创作过程的影响,团队精心规划,选择在午后两点阳光相对柔和的时段再次出发。刚抵达墙绘所在的巷口,便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问候。一位曾为队员们送上解暑井水的大爷亲切地称赞道:“你们这群‘拼命三郎’,从清晨画到深夜,真是辛苦了!今天又来完善,精神可嘉!”质朴的话语不仅是对团队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精神的肯定,让在场的志愿者们备受鼓舞。
图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涉外予你”志愿服务团队参与绘画
发现问题,毫厘之间见匠心
团队严格按照预定计划,首先对墙体东侧进行补色,并使用新增的材料为白墙勾勒轮廓。工作中,指导老师宋老师通过线上方式发来一张夜间拍摄的墙绘照片,并敏锐地指出:“此处在灯光下反光异常,需检查颜料配比是否过稀。”
这一提醒立刻引起了团队的重视。队员们随即对照实景,发现该处的颜色的确比周围淡了近两个色号,在整体鲜亮的画面中显得尤为突出。面对这一瑕疵,负责调色的队员吴丹立即承担起责任,坦言在昨日的调配中可能存在疏忽。
图为吴丹观察问题点并修复
团队成员没有丝毫气馁或抱怨,而是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专业精神,迅速投入到返工之中。吴丹熟练地为大红色颜料加入增稠剂重新调试,其他队员则默契配合,搬梯子、拿画刷,对细节之处进行精准处理。蝉鸣阵阵,笑语相伴,现场充满了严谨专注而又轻松协作的良好氛围。
微光成炬,奉献之中践初心
随着修补工作的推进,墙绘的色彩愈发饱满鲜活。午后阳光穿过繁茂的树叶,在焕然一新的墙面上投下斑驳跳跃的光斑,恰似为画中的红色标语与图案镶上了一圈天然的金边,景象动人。
图为两校实践团成员联合绘画
对于“星火绘梦”实践团的队员们而言,每一次的返工与修补,不仅不是麻烦,反而是对作品、对乡村、对所要讲述的红色故事负责的体现。他们用画笔描绘的不仅是美丽的图案,更是青年一代对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庄严承诺。此次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涉外予你”志愿服务团队的携手合作,更彰显了高校青年联动、共促发展的协作精神。让红色故事在乡村墙面上“亮”起来,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光彩,正是此次“三下乡”活动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蔡烨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