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赴雅安“惟续雅安千载脉,医洗青山万里新”中华文脉传承团前往雅安市荥经县曾庆红砂器公司开展“千年炉火传非遗,一捧陶泥铸匠心”非遗体验

发布时间:2025-07-13 01:5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新廷 陈蜻清 汪如月 杨洋 刁渝城   阅读 52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黄新廷)为探索中华传统文化育人新路径,增强青年学子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与责任感,7月12日上午,川北医学院赴雅安“惟续雅安千载脉,医洗青山万里新”中华文脉传承团前往雅安市荥经县曾氏庆红砂器公司开展“千年炉火传非遗,一捧陶泥铸匠心”黑砂非遗体验活动。队员在荥经砂器曾氏第十代传人余学铭的带领下深入探寻泥坯成器的匠心淬炼,深切体悟到非遗技艺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图为团队在曾氏庆红砂器公司合照

聆听历史回响,探寻黑砂深蕴。步入场馆,余学铭先是细致介绍“砂韵”、“癞宝壶”等黑砂珍品,其工艺之精令人称绝;继而从原料甄选、黑砂特质、核心技艺等方面系统阐释非遗黑砂的独特地位与珍贵价值。移步烧制区,队员观摩古朴的“馒头窑”,深入探秘素坯入窑的单一色泽,到出窑时砂器万般万彩的奇妙窑变过程,领略“荥经三彩”的绚烂魅力。“作为年轻一代非遗传承人,我们积极创新制作工艺,并通过线上直播让更多人见证黑砂之美。”余学铭讲解道。此外,他们更以“非遗互融”的巧思,将榫卯等古老技艺融入黑砂创作,让不同非遗在碰撞中绽放异彩,奏响非遗美美与共、互促共荣的美妙乐章。

▲图为队员听讲解

砂艺传薪火,匠心育新人。队员们驻足于有着百年历史的制坯机前,目光追随制作师傅行云流水的拉坯动作,于推按塑形的指尖艺术中领略传统工艺的自然美学与深厚底蕴。随后在师傅指导下,队员们亲历黑砂制坯环节,细致感受陶泥在指尖的悄然蜕变,真切体会“匠心”二字的千钧分量。亲手完成的黑砂作品,成为此次非遗体验的专属纪念,更承载着青年一代对传统技艺艰辛与伟大的真切感悟。

▲图为队员体验黑砂制坯

此次活动中,队员们以指尖轻触文明土壤,在泥与火的交响中体悟非遗保护的时代使命,让文化传承的火种在实践中愈发炽热。同时,为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维度高质量发展开辟崭新格局,实现文化自信与时代创新的同频共振,也为非遗保护与现代社会的深度融合注入了青春动能。

撰文 | 黄新廷

图片 | 骆相浩

一审 | 陈蜻清

二审 | 汪如月 

三审 | 杨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刁渝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