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邓慧丹) 为潮汕传统文化凝聚青年力量,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2025年7月12日,茶逸“茶香四逸”实践团学习制作红桃粿技艺,强化对潮汕文化的认知,理解潮汕文化价值,助力传承发展。
红桃粿
红桃粿,作为潮汕大地极具烟火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片土地鲜活的文化符号。它以糯米粉为皮,以米饭、花生、香菇丁为馅,因形似寿桃、色如丹朱而得名,承载着祈福纳祥、团圆美满的民俗寓意。在潮汕人的生活里,它是节庆时的供品,是游子心中的家乡味道,更是祖辈用食物记录生活智慧、传递文化密码的载体。正如汕头市博物馆里的侨批藏着乡愁,红桃粿的香气里,也藏着潮汕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坚守。
学技凝凝真意,合力铸匠心
图为制作红桃粿
实践团成员制作红桃粿时,边学习边操作,把握操皮的力度、包馅的手法,通过协作时的不断调整,成员们的手法越来越娴熟,配合越来越默契,在实践中,体会到”慢工出细活”的匠心内涵。
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成员们在制作中相互启发,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共鸣不断增强,深化对匠心的理解,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凝聚青年力量、增添实践动能,为传播文化、助力发展注入更鲜活的实践底气。
图为红桃粿成品
形寄千重愿,味承一方情
实践团深入理解红桃粿的文化价值,把握潮汕民俗的精神内核,使潮汕文化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与价值追求得以持续延续,使传承行动更具深度与针对性,推动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焕发新活打。
古法藏真意,新传见匠心
图为大合照
粉团裹尽街巷俗味,指尖捏合烟火寻常,红印深深烙着潮汕岁月香,茶逸”茶香四逸”实践团将以行动探索传统基因,以巧思实践发挥青年力量,让文化传承焕发新的生命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慧丹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