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一“科”青“葱”,“合”力助“农”团队,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召集了一批乡村农业种植模范农户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对比传统农具与智能化农业机器的差异点、大葱移栽一体机的实地演示、交流种植心得等活动,帮助农民挖掘科技引领发展精神动力,为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
(村委会交涉现场 段彝灿供图)
结合天气气候因素,为保障农机示范正常进行,在实地演示之前,团队成员提前对农机进行保养维护。
(农机保养维护现场 罗伟峰供图)
到了预定时间,农户们听闻有农机实地演示,遂怀揣勃勃兴致,早早来到了现场。结合当地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带来了传统农具,期望与农机进行对比,挖掘二者的优劣势,取长补短。
(农机展示现场 胥远乐供图)
演示伊始,团队成员先为农户们展示了机器的内部结构。首先是用于开沟种植的开沟器,该器具使用高强度合金钢打造,并通过连接的螺旋杆控制,实现开沟器任意位置拜访,结合受力分析,挖掘关键性能点,突破因土质坚硬而难以开沟的困难点,极大增加了机器作业效率,有效帮助农户节省锄地时间;其次,是大葱移栽的关键部分、机器的核心结构——弹夹式标定杆机械装置与传送带夹持装置,创新的压苗结构,通过层次化的机器运作,在保持幼苗极高存活率的基础上,初步完成大葱幼苗的定位,后通过包含夹持装置的传送带的精准运输,高效完成大葱幼苗的移栽;紧接着是覆土装置,利用弧面立体与根据地形灵活多变的结构,保持较好的覆土效果的同时,避免了与碎石发生碰撞,进而影响幼苗存活率。最后,是“零”碳排放的动力系统——采用电瓶,在满足无污染的同时,克服了电池存在的供能、续航不足的问题。此外,团队还为农户们展示了高科技功能——无线蓝牙控制板块、红外智能检测板块、超声波智能避障板块、摄像头精准识物板块等。
(农机功能展示现场 段彝灿供图)
大葱移栽一体机丰富多彩的功能展示,引得农户们兴致更甚。他们相互交流着,在称赞农机的同时,将其与传统农具进行了比较,农户们分析发现,使用一台能够通过手机蓝牙控制的机器,能够极大程度上克服天气气候因素带来的印象;使用可调节的开沟覆土装置,有效填补了机器工作不够灵活的缺陷;采用电箱供能,一方面消除了传统农机工作时碳排放对农作物造成污染的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展现出了电能驱动相对于燃油驱动的高性价比。
(村民讨论现场 罗伟峰供图)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国家的主要矛盾,这就意味着消费者追求高质量的农作物、农户追求高质量的耕种手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引领发展。随后,团队成员为农户们讲解了该机器完整的创新创业方案,无论是该农机的设计初衷,还是在实验过程中与多地农户交流合作,团队的初心始终都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为国家全面乡村振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大葱移栽一体机方案宣讲现场 胥远乐供图)
听取团队方案之后,农户们对于团队的方案表示称赞,并凭借着多年的社会生活与农业耕种经验,为团队指出了不足之处,例如机器成本是否高昂、专业技术是否过硬、机器是否取得权威认可等。他们的指点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团队继续改进农机的道路,并坚定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农业机械的创新发展中。
(农户指点现场 周江供图)
指尖上的触动代替脸颊划过的汗珠,手机上的智能监控代替烈日下睁不开的双眼。这场别开生面的“农机推广课”勾起了农户们对于农业机器的激情,加深了农业机器在乡村中的推广,收获了来自多年耕种经验的农户们的悉心指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外来的道路上,团队将会以坚忍不拔的斗志,搏击迎面扑来的洪水猛兽,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引领,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团队与农户合照 彭俊博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洋舟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