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童心,助力振兴——化院学子深入校园,点亮孩童梦想之心

发布时间:2025-07-08 23: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田垚 曾佳瑶   阅读 1.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田垚 曾佳瑶)七月伊始,带着满腔的期待与青春的激情,机械工程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的旗帜,引领我们踏上了前往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小学的旅程。曾几何时,我脑海中的“三下乡”不过是田间地头的劳作。然而,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心扉才豁然洞开——原来,这是一场将知识、理念与希望的种子播撒进乡镇校园的旅程。我们肩负的,是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养分,将安全的意识,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未来观。而我深知,这趟旅程,同样是我们淬炼自我、从实践中汲取力量的熔炉。

管理之思:从混乱到序章的觉醒

“破冰行动”的开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管理协调的青涩与不足。混乱的场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活动结束后,贪图一时便利而搭乘民宿老板车辆返回的决定,更是引来了师长严肃的批评。那一刻,羞愧与自责交织。所幸,成长的脚步并未停滞。在第二天的传统手工艺课堂上,我们努力调整:混乱开始让位于些许秩序,茫然无措逐渐被清晰的分工取代,心不在焉也转化为对孩子们真诚的关怀。这两日的跌宕,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我意识到,正是自己专注力的涣散和职责分配的模糊,成为了混乱的源头。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我与组员们坦诚沟通,重新规划,力求分工明确、管理有序。然而,这仅仅是序章。未来的征途上,我必须持续锤炼专注力,提升效率,期待在下一次“三下乡”的舞台上,展现更成熟、更坚定的身影。

住宿之省:舒适安逸中的警醒

聆听老师和学长讲述去年“三下乡”的艰辛——动辄一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对比我们此次“度假式”的便利条件,心中五味杂陈。优越的环境本应是助力,却在不经意间消磨了我的斗志。更深的根源,在于内心的“懒政怠政”,它如同无形的藤蔓,缠绕着活动的有序推进。这份安逸,像一记警钟敲响:我必须重塑日常习惯,锻造更强的自律铠甲。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的每一次行动中,步履坚定,行稳致远。

知识之光:点燃好奇,照亮彼此

站在科技小课堂的讲台前,看着孩子们的眼睛因纸杯传声筒的奇妙声音、回形针在磁力牵引下“悬浮”的不可思议、以及指南针在水面轻盈旋转的奥秘而闪闪发亮时,我的心也被点亮了。这些小小的科学游戏,不仅为他们打开了认识声音传播、磁场原理的新窗口,更悄然点燃了他们对科学世界的无限好奇。于我而言,这何尝不是一次珍贵的“实训”?它锻炼的不仅是动手能力与思维拓展,更让我领悟到: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充满创造力的实践。在安全教育的课堂上,我们将防溺水、防暑的知识融入生动的动画,配合着有奖问答的热烈气氛,孩子们的笑脸和踊跃的回应是最好的肯定。而一次次走上讲台的经历,也悄然治愈了我的怯场,赋予我坦然面对每一次宣讲的勇气与力量。

实践之乐:湖畔烟火,情暖人间

课后归途,亦是实践的起点。我们围绕如画的仙草湖展开环境清理。俯拾之间,目光所及是湖边流动的烟火人间:骑行少年如风般掠过,温馨的一家人在风景中驻足流连,垂钓者悠然自得,田间劳作的农人身影坚定。他们的存在,为我们的清理工作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让重复的劳动不再枯燥,湖畔的清风也仿佛带着笑意。一张张路过的笑脸,是这次户外实践最温暖的馈赠。

心之所向:遗憾与承诺

然而,意外总在不经意间降临。清理结束的当晚,我在搬运物资时不慎踏空楼梯,脚踝的旧伤再次撕裂。看着团队翌日整装出发的身影,我只能留守后方。整理留守儿童访谈问题、用心制作艾草香包、打扫房间等待伙伴们归来……我竭尽所能做好后勤的每一件小事。可心底那份遗憾与愧疚,始终挥之不去。作为团队的一员,尤其是一名旗手,在关键时刻的缺席,给同伴们带来了额外的负担。这份歉意,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我默默祈愿:待脚伤痊愈,来年今日,我定要重返“三下乡”的征程,将这份未能尽力的遗憾,化作加倍的热情与付出,成为新团队最坚实的后盾。

“三下乡”的落幕,并非终点,而是新程的起点。这段旅程锤炼的专注力与效率意识,将成为我未来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新的学期,我渴望以身作则,成为后来者的榜样,引领学弟学妹们,共同推动校园工作更加稳健、更有温度地前行!这份源于乡土的感悟与力量,将伴随我走得更远。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佳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