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路践初心,征程启新篇——我与三下乡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08 23: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牟运涵 曾佳瑶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大学生云报7月8日讯(通讯员 牟运涵  曾佳瑶)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节日的谆谆寄语,到考察调研时的真挚关爱,再到纸短情长的殷切期望,社会始终对少年儿童悉心关怀、寄予期待。“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为此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情暖童心,助力振兴”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的旅程。

作为农村出来学子,从泥泞小道到沥青马路,从小平房到精致的教学楼,我深知教育对农村孩子的改变,参加机械工程学院“情暖童心,助力振兴”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我希望我能成为摩尼镇新苗小学留守儿童们成长中的一个路灯,虽然微弱,也能照亮一段路。

在摩尼镇新苗小学,团队精心筹备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从纸杯传声筒到回形针磁悬浮,再到水面悬浮指南针,这些看似简单的实验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惊叹不已,他们的好奇心被点燃,科学思维的种子悄然种下。科学并非高高至上,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每一个人,艰苦地区的孩子们都有这一个科学梦,现在小小的梦想,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新苗小学的小朋友们十分的热情,没有一点点的内敛和害羞,眼里透露着对知识的渴望,看到如此开朗活泼的留守儿童,我真心的替他们高兴。我相信这种对学习的这种热情,对求真的这种渴望,一定会带他们走出大山,面向更好的未来。

次日,我们化身“暑假安全员”、“文化传承使者”,精心打造了“‘防溺水、防暑’安全守护盾”小课堂,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实用的自救与互救技能;学习传承拓印团扇和香包制作传统工艺,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希望能提高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种“文化铸魂、安全筑基”的实践模式,不仅为乡村儿童带来了知识与技能的收获,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珍视传统、敬畏生命的种子。​潜移默化中,对于传统文化我也有点新的认识,青年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创新者,在传承的基础上,青年需要结合时代需求,对文化进行再创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我们在拓印团扇时,除了传统的拓印技术,还加入了绘画手法,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三天,我们团队又开展了职业启蒙,折纸画。同学们在台下肆意的讲这自己的梦想,我仿佛看到了曾经年少无知的我,孩子们没有被大山困住,有着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听着他们的梦想,看着他们的笑容,我也产生了共振,时间的流逝,儿时的我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梦想,希望留守儿童们和我能不忘初心,一路前进。

在陪伴新苗小学留守儿童同时,团队也进行了些公益劳动,清洁仙草湖湖岸垃圾以及马王坡山道除草。走在仙草湖畔,阵阵清风拂面,空气酝酿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波光粼粼,湖面荡起圈圈涟漪,环湖一周垃圾不多,但也有些许,我一路走着一路捡着,仙草湖一点点的美化,一路上有些居民询问着我们是不是在做志愿活动,那时心里也十分自豪。在马王坡,老师带领着我们对道路上的杂草进行清理,那些杂草棘灌掩盖了上山的道路,就像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荆棘一样,阻挡这我们前进道路。我与团队的其他成员拿起砍刀和杂草们来了场无声的战争,我们一路砍着,披荆斩棘,拓宽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而这段“旅程”,让我最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就是重走长征路了。之前我对长征路的认识,只停留在课本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7月5日清晨,山岚朦胧,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着团队从仙草湖出发,重走长征路。一路上我们走过马路、石子路,再到土路。道路越来越泥泞,步伐越来越沉重,心情却越来越激昂,每一个脚步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每跨一步我都能感受到了先辈们曾经的艰难,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行至长征纪念碑前,我们进行的入党宣誓,望着长征纪念碑,虽然不高,但却格外的巍峨,岁月虽使它布满青苔,却掩盖不了那红色的光芒。短暂停留后,我们向山顶做出了最后的冲刺,我们手牵着手,互为拐杖,登至山巅。一抹鲜艳的红,率先刺进我的眼中,五星红旗在山上高高飘扬,我仿佛看见红军踩着泥泞的道路,你牵我,我扶你,欲与天公试比高,登上山顶将红旗,飘扬在中华大地上。重走长征路,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考验,期间我切实的感受到了何为长征精神,走完了这段长征路,我也要开启我自己的长征路,传承弘扬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前进。

在这三下乡的日子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经验,更是心灵的成长。我感受到了留守儿童为走出大山破茧成蝶的韧劲,感受到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也感受到了老党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三下乡只是一个开始,往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的技能,完善自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佳瑶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6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