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芙蓉学子:以摆手舞为媒,续民族文化传承之脉

发布时间:2025-07-08 23: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惠淳 姚南平 王沐风 吴圆月 王博   阅读 1.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通讯员 杨惠淳 姚南平 王沐风 吴圆月 王博)7月7日,吉首大学人文学院芙蓉学子“湘土青年”文化振兴团队在司城村小学,与人民教师向夙愿老师携手,开展土家族摆手舞传习活动。这场以守护民族文化根脉为旨归的实践,让摆手舞这一非遗瑰宝在乡土间重焕光彩,为民族文化传承注入新的力量。

(图为向老师讲解摆手舞动作 王博摄)

摆手舞,作为土家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承载着民族千年积淀的历史记忆与生活智慧。向老师扎根乡土教育多年,对摆手舞的动作肌理与文化源流烂熟于心,成为连接团队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桥梁,引领吉首大学学子感受摆手舞的深层魅力。

教学从基础动作铺陈开来。单摆时,向老师强调以沉稳步伐为基,手臂如柳枝轻拂,左右匀速起落,这是土家族先辈与天地共生的质朴节律;双摆则在此之上叠加前后摆动,似溪流遇石,于规整中衍生灵动变奏,暗藏应对生活百态的生存智慧。“收玉米”动作将舞蹈与农耕场景深度交融,弯腰、托举间,田间丰收图景重现,让学子们触摸到民族文化扎根生活的温度;回旋摆迂回流转,恍若重现先辈围场欢舞的盛景;砍火刹刚劲利落,尽显劳作时的蓬勃气力;撒小米灵动俏皮、插秧俯身专注、纺棉花轻柔缠绕,一个个动作串起土家族生产耕耘、祭祀祈福、节庆欢腾的文化长卷。

(图为“湘土青年”文化振兴团队与向老师共舞摆手舞)

芙蓉学子“湘土青年”文化振兴团队成员全情投入,从动作的生硬模仿,到逐渐领悟韵味与深意,深切意识到摆手舞是维系民族的“精神脐带”。大家表示,要将所学转化为文化传播动能,以青春担当守护传承火种。活动让司城村小学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微阵地,也助力吉首大学学子在舞动中锚定文化身份,厚植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此次实践,是吉首大学人文学院深耕民族文化振兴的生动注脚。未来,“湘土青年”团队将持续发力,让摆手舞等非遗在新时代语境下“活态传承”,筑牢民族文化根脉,为乡村文化振兴、民族文化延续,书写饱含青春温度的传承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圆月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