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花晓语、李玥彤) 近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警心相连,育兴沽源”实践队踏上了前往沽源县的征程,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沽源县的农业发展现状,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沽源的乡村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走进现代农业:节水育苗基地的科技魅力
上午,实践队首先来到了沽源县大红石砬村的高标准有机节水育苗基地。现代化的节水育苗技术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队员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现代农业的奇幻世界。A字型立体农业种植模式下,苦菊、油菜等作物整齐排列,它们在有限的空间里茁壮成长,展现出现代农业科技的无穷魅力。这种创新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在节水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这种种植模式真是太神奇了!以前我只在书本上看到过现代农业的介绍,今天亲眼看到,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强大。”实践队队员花晓语感叹道。队员们认真聆听技术人员的讲解,不时提出疑问,深入了解有机农业种植模式的各个环节。从种子的挑选、育苗的环境控制,到生长过程中的养分供给,每一个细节都让队员们感受到现代农业的科学性与精细性。
▲图为实践队在育苗基地参观。黎梦圆 供图
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A字型立体种植模式的优势:“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相比传统种植方式,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同时,通过精准的灌溉和施肥系统,用水量减少了40%,肥料利用率也显著提高。”队员们对这些数据感到惊讶,纷纷记录下来,准备回去后进一步研究。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还了解到,这种节水育苗技术不仅适用于苦菊、油菜等蔬菜,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中。技术人员表示,这种技术的推广对于沽源县这样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节约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能够将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学校,让更多的人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实践队队长李佳晨说道,“同时,我们也会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更好地推广到更多的农村地区,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
深入田间地头:架豆种植基地的调研与思考
离开育苗基地后,实践队马不停蹄地前往本地农村的架豆种植基地。沽源县凭借独特的冷凉气候,成为京北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和夏季蔬菜生产基地,架豆更是当地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架豆种植基地,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们亲切交流,了解架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架豆是我们这里的支柱产业,每年的收入主要靠它。”当地驻村书记向队员们介绍道,“不过,现在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压缩了我们的利润空间;而且部分灌溉设备老化,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图为实践队队员详细了解架豆种植。尹若瑄 供图
队员们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当地农民面临的困境,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闻带回学校,努力寻找解决办法,为沽源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虽然不是农业专业的学生,但我们可以从法律、政策等角度为农民们提供帮助。”实践队队长李佳晨说道,“比如,我们可以研究相关的农业补贴政策,帮助农民争取更多的支持。”
在与农户的交流中,队员们还了解到,尽管架豆种植在沽源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在销售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架豆的销售渠道主要依赖于当地的批发商,价格往往被压低,农民的收益受到影响。队员们意识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农民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队员黎梦圆说道,“我们计划在学校开展一些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沽源的农产品,同时也希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探索乡村旅游:大东沟村的自然与文化之美
下午,实践队前往了大东沟村。大东沟村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特色产业,是沽源县乡村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队员们漫步在村庄,欣赏着沽源县当地的美景,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巍峨壮丽的山峦,让队员们陶醉其中。村里的天鹿等特色景观更是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大家纷纷拍照留念。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沽源县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的推广力度还远远不够。许多优质的旅游景点鲜为人知,旅游配套设施也有待完善。“我们觉得沽源的旅游资源非常有潜力,如果能加大推广力度,完善相关设施,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队员李玥彤说道。
▲图为实践队在大东沟村调研。尹若瑄 供图
队员们还了解到,大东沟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村里的旅游项目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缺乏深度的文化体验和互动项目。队员们建议,可以通过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开发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为大东沟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实践队队员朱虹吉说道,“比如,可以开发一些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队员们还登上山顶,体验了沽源独特的山顶风光。开阔的视野让队员们对沽源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站在山顶,看着脚下的这片土地,我仿佛看到了沽源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队员小赵说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沽源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行程,是实践队对沽源农业的一次深度探索。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学子,他们将秉持学院“崇德尚法,博学强警”的校训精神,发挥专业优势,为沽源的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入调研,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助力沽源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这次实践活动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农村的实际需求。”实践队队长李佳晨总结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沽源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乡村振兴,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
撰文 | 花晓语 李玥彤
图片 | 黎梦圆 尹若瑄
审核 | 魏榛 张琪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琪瑄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