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治甘露遇上社区青苗,当反欺春风拂过校园角落,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守护儿童健康成长,7月7日上午,湖北文理学院博正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于滨湖社区开展以“预防校园欺凌——点亮法治护航灯”为主题的反欺凌普法课,通过趣味讲解、情景模拟等形式,为未成年人筑牢法治防护网。
法律课堂:欺凌认知的启蒙之旅
“小朋友们,被抢走橡皮算不算欺凌呀?”课堂伊始,志愿者以生活化提问切入,通过PPT动态展示肢体暴力、语言侮辱、孤立排挤等欺凌类型示意图,配合“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故意撞掉课本”等具体案例,让抽象的法律概念变得鲜活可触。当讲到“肢体欺凌不仅是打架,推搡他人也算侵权”时,孩子们纷纷瞪大双眼:“原来轻轻推人也不对呀!”志愿者特别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应当建立欺凌防控制度”的条款,用“法律小盾牌”比喻未成年人享有的保护权利,帮助孩子们建立“欺凌不是小事”的法治认知。
图为小朋友回答校园欺凌概念类型示意图(鲁明睿 供图)
案例警示:后果教育的心灵触动
“因为抢跳绳推同学致受伤,小宇不仅要道歉,还要承担医药费呢!”志愿者选取“课间矛盾引发肢体冲突”的案例,用漫画分镜展示事件经过、法律后果及心理创伤。在讲解中,有小朋友小声说:“以后和同学吵架,我要先数到10冷静一下。” 课程尾声,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齐读“反欺凌宣言”:“不做欺凌的实施者、旁观者、受害者!”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示意图(鲁明睿 供图)
情景剧场:自我保护的实践课堂
“现在小明被同学围住嘲笑,谁来演一演正确做法?”在“欺凌应对”互动环节,志愿者设置“走廊被抢文具”“厕所遭人推搡”等实景剧本,孩子们争相举手演绎。当小演员演示“被嘲笑时大声说‘请停止’并快步离开”的场景时,全场响起掌声。志愿者趁机提炼“三步防护法”:保持镇定不激怒→快速离开现场→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并现场模拟拨打110的规范表述。
图为志愿者带小朋友进行情景演练示意图(鲁明睿 供图)
此次普法课通过“概念解析+案例警示+情景演练”的三维教学模式,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校园欺凌防治”条款转化为可操作的行为指南。滨湖社区负责人表示:“这种用情景剧、漫画讲法律的方式,让孩子们真正听懂了‘欺凌违法’的道理。”据悉,博正团队后续将持续为未成年人成长注入法治力量,共同构建零欺校园的和谐生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寒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