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莞邑,文化传承,魅力无限!为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东莞城市文脉的源头——莞城西隅。走近“东莞记忆”、梦回“可园”、穿梭“莞城老街”,感受那份独属于莞城的烟火与诗意。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乃至云端直播等多元方式,为这座千年古城的文旅发展注入新的观察视角和活力。
西隅忆韵悠长,莞街古韵留芳
东莞记忆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是东莞历史文化活化项目的核心区域 ,承载着千年的莞邑文旅文化。它首开区于2024年12月12日开放,采用“微改造”策略,秉持“显露历史、修旧如故”理念,融合了居住、文化、商业、旅游、创意办公等多种功能,致力于打造多元文化旅游街区。
图为东莞记忆。梁星辉供图
可园与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合称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作为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可园以“小巧玲珑、设计精巧”著称,将住宅、庭院、书斋等巧妙揉合,在有限的三亩三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园林布局高低错落、曲折回环,虽小却给人以开阔之感,堪称岭南园林之珍品。
图为可园。梁慧如供图
莞城老街,承载着东莞的城市记忆与文化根脉,在文旅融合发展浪潮中实现华丽蜕变。老街保留着本土居民的烟火日常,成为了游客体验莞邑风情的热门打卡地。如今,莞城老街正以“历史 + 文旅”的创新模式,成为展示东莞文化魅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契机,让古老街巷焕发全新生机。
图为莞城老街。黄永琪供图
细研西隅社区,解锁文旅新篇
调研组和宣传组队员兵分三路,分别走进东莞记忆、莞城老街和可园。队员们通过问卷向居民、游客及文旅从业者等收集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与感受。问卷内容涵盖受访者身份、对历史街区的认知、“百千万工程”文旅融合看法等多个维度,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图为队员实地调查。梁星辉供图
队员们深入西隅社区,对文旅从业者开展深度访谈,聚焦其对当地文旅融合的感受与建议。当谈及“对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有什么建议?”问题时,多数商户提出,期望政府推出更多以体验为核心、兼具情绪价值的文旅产品及活动,增强游客情感共鸣。通过梳理访谈内容,调研组队员得以更清晰、全面地掌握西隅社区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有力参考 。
图为队员实地访谈。黄煜供图
云端漫游西隅,共赏莞邑风华
宣传组队员开展东莞文旅直播活动,通过多平台同步呈现东莞记忆、莞城老街和可园的独特魅力。队员带领观众穿梭于东莞记忆的骑楼街巷,领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商业风情;漫步莞城老街,听居民讲述往昔商贸故事,介绍腊肠、麦芽糖柚皮等特色美食;走进可园,在讲解员引导下欣赏亭台楼阁精巧布局与书画珍藏。此次直播累计点赞破万,以 “直播 + 文旅” 模式为东莞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队员直播。黄煜供图
传文脉继薪传,展文旅谱新篇
一天的行程结束,东莞记忆、莞城老街和可园令人印象深刻。这里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蓬勃的发展活力。通过实地调研和文旅直播,我们看到了西隅在文旅融合方面的努力与成果,也看到了未来无限的潜力。
图为东莞记忆合照。李天供图图为可园合照。李天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潘瑞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