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手绘平安 童心传非遗——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三下乡”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06 21:5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可欣   阅读 3.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徐连敏 胡可欣)为响应教育部做好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弘扬瑞昌本土非遗文化。2025年7月2日,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前往瑞昌市桂林街道瀼溪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防溺水宣传+非遗文化教育”系列活动。

图为儿童合照展示自己的防溺水主题盘子画作品

防溺下乡,文建同行

图为心语工作室成员协助儿童绘画盘子画

首先,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成员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溺水自救、施救的正确方法和步骤,并重点引导孩子们学习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寻求帮助的重要性,教授相关的心理应对技巧。

随后,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成员们精心准备了塑料纸盘和马克笔,让孩子们自由绘制溺水警示标志。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供了一个非言语的渠道,释放孩子们内心的感受,将抽象的安全意识转化为具象的情感体验与心理图景,疏导潜在焦虑。

图为心语工作室成员教导儿童折纸技巧

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深知,安全教育需与心理辅导同步推进,服务队成员将折纸艺术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以柔软的彩纸为媒介,引导儿童借助触觉体验,释放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情绪调节。

童心传承,红韵剪艺

图为心语工作室成员协助儿童制作剪纸

活动伊始,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成员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展示了瑞昌剪纸的艺术魅力。作为江西省瑞昌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瑞昌剪纸于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简要而精彩的介绍之后,服务队成员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剪纸技艺,亲身感受这项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共同学习、分享技巧、展示作品的过程里,孩子们与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成员之间建立了温暖的情感联结,增强了团体归属感。更通过亲手体验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直观地触摸到家乡瑞昌深厚的文化根脉,悄然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的种子,让文化自信在指尖的创作中生根发芽。

图为心语工作室成员组织儿童进行心理主题歌舞表演

最后,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成员组织孩子们通过心理主题歌舞表演,在节奏与旋律中感受身心的和谐与自由表达的快乐,为心灵注入活力,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心语工作室志愿服务队通过此次系列活动,将心理健康、防溺水教育、艺术美育、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让教育与心理健康相辅相成,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世界与心理韧性的培养,用专业与热忱,全方位守护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可欣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