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社会实践队“共青薪火,栗耘兴乡”的第四天实践,在栗坂村的烟火气与新活力中铺展开来。队员们走进村直播间助力茶油带货,又与驻村第一书记等人深入交流,在实践与对话中,对乡村发展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也沉淀下属于青春的思考。
直播带货:在实战中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
栗坂村的直播间里,队员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大家协助村民核对茶油的产地信息、调试直播设备,虽然直播过程简单带过,却让队员们对“电商助农”有了全新的体会。
原本以为直播只是“对着镜头说话”,真正参与后才发现,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对乡村的了解——从茶油的压榨工艺到“液体黄金”的美誉由来,从村民的种植故事到“坂上人家”品牌的诞生,都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队员们切实感受到数字经济为乡村带来的机遇,也明白青年在其中的角色:不仅是技术的传递者,更是乡村价值的“翻译官”,要把村民的勤劳与坚守,转化为市场认可的竞争力。这场实践,让“服务乡村”从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行动。
▲图为实践队员与驻村第一书记一起直播介绍茶油
村委访谈:在对话中读懂乡村发展的密码
随后,队员们与栗坂村驻村第一书记等人围坐交谈。村干部们从村子曾是贫困村的困境,谈到如今油茶产业的蓬勃——从2015年简单的榨油设备,到2020年引进先进生产线,再到与南昌大学共建高植化油茶基地;从村委会搬到村中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到用春晚、舞龙文化凝聚人心,话语里满是“拧成一股绳”的奋斗劲儿。
▲图为队员们与驻村第一书记等人交流讨论
队员们在倾听中逐渐明白,乡村振兴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曾面对村民的怀疑,靠实干一点点打消;曾面临产业瓶颈,靠创新一步步突破;曾牵挂特殊群体,靠精准帮扶送去温暖。这些故事让队员们跳出了“短期帮扶”的局限,开始理解“长效发展”的深意——青年参与乡村建设,不仅要带来技术和创意,更要带着耐心与共情,真正融入乡村的肌理。
▲图为实践队员与书记进行交流
第四天的实践,像一场生动的“乡村课堂”。直播间里的忙碌,让队员们学会了用实干连接理论与现实;村委访谈中的启发,让大家懂得了用全局思维看待乡村发展。带着这些收获,实践队的队员们更加坚定:青春的价值,不在于站在聚光灯下,而在于走进田野间,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书写担当。未来的路还在继续,他们将带着这份成长,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上属于青春的鲜亮色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密丹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