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巧思绘祥瑞,百年名茶换新装 ——华南师范大学“客韵兴乡”实践团助推白垢名茶品牌焕新

发布时间:2025-09-01 13:0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颜心远   阅读 9.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9月1日讯(通讯员 张怡萍、颜心远) 麒麟山脉云雾绕,白垢茶香百年飘。8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韵兴乡”大学生突击队走进肇庆市封开县白垢镇,为当地特色农产品——麒麟文章茶量身打造了全新的IP形象与包装。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文化赋能与视觉升级,从而提升麒麟文章茶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推动白垢镇茶产业实现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实现以专业素养助力农业发展,用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深入乡土:解码名茶文脉传承

麒麟山脉横贯东南,贺江之水流经西北,白垢镇在天地灵气与人文底蕴的滋养下,产出的麒麟文章茶因香气馥郁、滋味甘醇而闻名。然而,由于缺少“破圈”契机,这一优质茶叶面临着一定传播困境。实践团成员决定结合专业知识,为麒麟文章茶设计专属IP形象与全新包装,达成提升其影响力的效果。

▲图为封开县白垢镇特产麒麟文章茶

在设计前,团队成员积极思考如何为文章茶带来“破圈效应”:要让IP形象既能体现文章茶的历史底蕴,又能解决现有包装“无辨识度”的问题,同时兼顾老茶农认可与年轻消费者喜好。基于此,团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开展了走访当地茶农、参观种植基地、查阅从种茶到制茶全过程资料等一系列调研活动。

结合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团队成员深刻理解了麒麟文章茶与当地文化与农耕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IP形象“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设计方向,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赋能”对提升农产品价值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向当地长者了解文章茶

创意驱动:勾勒时代IP新形象

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活”起来,是为麒麟文章茶设计专属IP形象的初衷。基于文化调研成果,团队成员开始了设计工作,力求让传统茶产品成为连接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消费市场的纽带,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运用发散思维中的“头脑风暴法”,通过集思广益互相触发灵感,提高设计效率,确定了以当地特色茶文化为精神内核、融合麒麟的祥瑞形象以及茶叶的鲜嫩特质进行创作的设计方案。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也多次向当地老茶农与项目负责人征求意见,确保文章茶IP形象兼具文化性与传播性。

经过多次打磨,最终定稿的IP形象获得多方认可,形象中蕴含的自然元素、制茶工艺、文化内涵等无不让消费者能直观感知文章茶的独特性,为后续包装落地与品牌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设计的IP形象

体验升级:凸显特产文化价值

IP形象的落地为白垢镇麒麟文章茶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让消费者能更好地了解与体验白垢镇的茶文化与习俗,团队成员将设计出的IP形象与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融入包装创作,使文章茶实现了从简单包装到文化体验的升级蜕变。

▲图为团队为麒麟文章茶设计的包装(纸盒装)

▲图为团队为麒麟文章茶设计的包装(铁盒装)

团队成员围绕“实用+便利+文化”的多重需求反复研讨,使特产包装能够兼顾不同消费场景。在结合前期调研成果、IP形象特点与各方消费需求后,最终呈现的包装设计兼具实用性、便利性与文化可讲述性,将为消费者带来一场别出心裁的文化体验。

新包装的推出带动了文章茶从“土特产”到“文化记忆”的转型升级,使其产品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让本土茶文化有了新的传播载体,也将为白垢镇特色农产品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为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特色道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模式。

▲图为团队为麒麟文章茶设计的文创

麒麟文章茶IP形象的诞生与包装的升级,不仅是一场农产品的“颜值革命”,更是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韵兴乡”大学生突击队将乡土文化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为乡村农业发展注入持久活力的实践探索。乡村振兴的蓝图,需要青春身影持续勾勒;“百千万工程”的落地,需要青年智慧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华师学子将用专业、热情与创新,打造青年力量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美好未来。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白垢镇采风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颜心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