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应职微光”实践团
服务基层 振兴乡村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智能制造系“应职微光”实践团在指导教师贾树欣的带领下自2025年7月至8月积极投入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基层,振兴乡村。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群众合影
—、青春赋能农业,无人机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青春赋能、科技助农已经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7月15日至28日,实践团成员阮留浩随父亲先后前往邯郸市大名县阮村、吴李村、贾村开展无人机科普助农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无人机科普助农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理论讲解与实物展示向村民详细介绍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无人机如何通过精准喷洒农药、高效施肥、病虫害监测等功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助力乡村振兴。随后,无人机农药喷洒助农活动开始,伴随着螺旋桨的嗡鸣声,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腾空而起,均匀喷洒农药,两分钟即完成了十亩农田的作业,引得村民连连赞叹。一位村民握住小阮的手兴奋地说道:“以前这十亩地打药要背着喷雾器走10几个小时,现在用无人机一眨眼功夫就搞定了,你们的这个无人机科普助农活动好呀,真是谢谢你们了。”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无人机农药喷洒助农活动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物流、巡检等领域,实践团此次的“青春赋能农业,无人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未来,实践团将以更扎实的专业能力回应农业现代化需求,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二、科技助老,情暖夕阳
实践团成员杜佳昕走进老人家中,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难题,她手把手地教老人解锁智能手机,使用社交软件,进行线上购物、预防电线诈骗,帮助老年人掌握数字生活技能,为老年人打开了融入数字时代的大门。
▲图为实践团成员帮助老年人解决数字难题
此外,为切实提升村民用电安全意识,防范夏季用电安全隐患,学习电气专业的杜佳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乡村常见的用电场景,向村民讲解用电安全,详细描述了夏季高温天气下电器过载、线路老化的危害,提示大家雷雨天气如何安全用电、遇到漏电情况该如何紧急处理。实践团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安全用电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未来,实践团也将利用专业优势,持续开展安全用电入户排查及宣传活动,点亮安全之光。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讲解用电安全
三、青春护汛,情暖乡邻
近期,承德受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多地遭遇洪水侵袭,防汛形势严峻。实践团成员“闻‘汛’而动”,深入乡村一线,用青春力量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他们走进村庄院落,重点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防汛知识宣传。他们用唠家常的形式讲解洪水避险技巧、灾后防疫要点,帮老人记住“远离河道、不贪看水情”等关键提示。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防汛知识宣传
在村旁河道边,实践团成员轮班值守劝导。看到有村民靠近河边观水、钓鱼,他们立即上前耐心劝说,告知近期水流湍急、河岸湿滑的危险,叮嘱大家务必远离危险区域。在防汛一线展现着当代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着村民的安全,让青春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河道边值守劝导
四、红歌颂党恩,故事忆峥嵘
为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营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浓厚社会氛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社区,与居民共同开展“红歌颂党恩,故事忆峥嵘”主题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和社区居民围坐一起,讲起《半条棉被》《八女投江》等红色故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事迹,让在场者仿佛回到那段烽火岁月,不少居民甚至红着眼眶表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征程上,要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勇往直前,接续奋斗。”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红色故事
随后,《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红歌响起,同学们和居民们齐声高唱,在激昂的旋律中回望峥嵘岁月,在嘹亮的歌声里凝聚奋进力量,歌声铿锵有力,热情满怀,久久回荡在社区里。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居民共唱红歌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情感应时代脉搏,用实干成就精彩人生。历时一个月,“应职微光”实践团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迎来尾声,通过此次活动,各位实践队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在今后的思想、生活、学习、工作上将树立乐于奉献、勤学敬业的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不畏艰难、奋勇前行,以青年昂扬的姿态,为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佳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