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多元活动助成长,传盛夏关爱暖童心 —— 杭州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赴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童心港湾”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30 16: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紫冉   阅读 4.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与护理学院“童心港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持续进驻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和杭州市民政局,面向福利院特殊儿童及“小候鸟”群体开展户外活动、学业辅导、技能启蒙、安全法治及红色教育等系列实践活动。两个月的实践之旅,志愿者们以专业耐心与饱满热情,为孩子们打造了充实温暖的夏日成长体验,让关爱与陪伴成为这个盛夏最动人的底色。


户外互动燃活力 赛场欢歌伴成长

每日清晨,实践团队志愿者身着明亮的黄色志愿服抵达福利院后,首站便带领孩子们前往体育馆开展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活力。羽毛球场上,志愿者耐心陪练,一次次捡球、示范挥拍动作,引导孩子掌握击球技巧,有孩子仰着头追球时,额前碎发被汗水浸成深色,却仍脆生生喊着“姐姐,再高点!”;篮球架下,志愿者手把手指导投篮姿势,鼓励内向的孩子勇敢尝试,当篮球擦着篮筐入网时,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图为“小候鸟”与志愿者在体育馆开展活动

中场休息时,几个年纪较小的孩子带着红扑扑的脸蛋安静喝水,好动的大孩子则玩起了滑板,滑板轮子在地面划出七彩光晕,一阵追逐过后,大家大手牵小手返回教室,汗水浸湿的额头上,满是尽兴后的满足。“看到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的样子,感觉所有的准备都值得。”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朱倚云表示,户外互动不仅让孩子们锻炼了身体,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学业辅导巧助力 耐心陪伴解疑惑

返回教室后,志愿者们根据孩子年龄段分组开展针对性学业辅导,用趣味方式帮助孩子攻克学习难题。面对二年级学生小宇紧锁眉头的数学卷,志愿者将草稿纸折成火箭形状,以“把题目发射到外太空”的比喻引导解题,当讲解“三分之一”概念时,还递来水杯让小宇动手倒水,直观感受 “比一半少一点” 的含义,小宇瞬间豁然开朗,眼里闪着顿悟的光芒;隔壁桌被汉语拼音“ü”难哭的小诺,在志愿者用月亮形橡皮模拟“小鱼吐泡泡”的演示中破涕为笑,跟着清晰念出 “ū、ú、ǔ、ù” 的声调。“作业辅导不是简单教答案,而是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志愿者王雨佳说,看到孩子们从抵触写作业到主动提问,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自然探索拓视野 技能启蒙启新程

团队注重引导孩子走出教室,接触自然与新知识。在福利院农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启自然探索之旅:辨认温顺的山羊时,孩子们轻轻抚摸山羊的绒毛,好奇观察它咀嚼青草的模样;路过圈舍,驻足聆听鸡鸭鹅的喧闹合唱,还追问“为什么鸭子会游泳而鸡不会”;看到田间的辣椒和红薯藤,志愿者耐心讲解“红薯长在泥土里,辣椒挂在枝头上”的植物特性,孩子们蹲在田边,小心翼翼触摸光滑的辣椒,脸上满是发现新事物的喜悦。

▲图为“小候鸟”与志愿者参观福利院农场

返回教室后,技能启蒙课程接续展开。机房内,键盘敲击声如春蚕啃食桑叶,志愿者从认识键盘按键开始,手把手教学龄儿童基础打字操作。有孩子因手指在键盘上“打架”而失去耐心时,志愿者丁梓言会蹲下身轻声安抚:“不急,慢慢来,熟练使用计算机需要练习。”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孩子们逐渐克服焦躁,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能连贯打出自己的名字,屏幕上的字符,成为他们探索数字世界的钥匙。

▲图为“小候鸟”前往杭州市留下消防站参观

此外,杭州市儿童福利院组织“小候鸟”前往留下消防救援站。消防员带领孩子们进行队列训练,志愿者在旁鼓励引导,帮助孩子养成纪律意识;参观消防车时,志愿者配合消防员用浅显语言讲解设备用途,“这个红色管子是喷水灭火的,那个箱子里装的是救人的工具”,让孩子们轻松理解专业知识;消防理论学习环节,消防员及时协助解答“着火了怎么逃”“灭火器怎么用”等疑问,现场互动踊跃。活动下午,孩子们集体观看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志愿者陪伴在儿童身边,适时给予情感回应,让孩子们在影片“勇敢出发”的主旨中汲取成长力量。

创意手工展巧思 生活实践品滋味

创意与生活实践类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收获成就感与乐趣。非遗教室内,陶艺课上孩子们从揉泥学起,将松散陶土揉得细腻服帖,有人尝试制作茶杯,反复摩挲杯口以求圆润,有人在小花盆边缘捏出波浪纹,完成后举着作品向伙伴“炫耀”;手工课上,“画荷叶”活动创意十足,孩子们用胶带在白纸上粘出“夏”字,再用涂满翠绿颜料的塑料袋轻轻按压,待颜料干透撕开胶带,带着镂空“夏”字的荷叶画作跃然纸上,举着作品的欢呼声响彻教室;用珊瑚绒扭扭棒制作小狗时,孩子们专注弯折粘贴,一只只形态可爱的小狗诞生后,纷纷跑到志愿者面前展示,成就感写满稚嫩的脸庞。

▲图为“小候鸟”绘画夏日荷叶

▲图为“小候鸟”与志愿者制作雪媚娘

生活体验环节同样温馨有趣。食育工坊里,志愿者与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雪媚娘:从“给面团按摩” 般擀制薄皮,到小心翼翼包入奶油与芒果、桃子,有人因贪心放太多水果导致奶油溢出,变成“花脸猫”也不在意;烘焙房内,孩子们踮着脚尖将调制好的蛋挞液倒入挞皮,扒着烤箱玻璃满是期待,当金黄的蛋挞出炉,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纷纷眯眼感叹 “比买的更甜”。

水上狂欢启新篇 爱心汇聚暖童心

夏日的福利院户外场地,被打造成热闹非凡的水上乐园。福利院联合各界爱心人士,为特殊儿童和“小候鸟”们筹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狂欢活动,泡泡秀、抓泥鳅、泼水大战等环节接连上演,成为8月实践的亮眼篇章。

▲图为8月份水上嘉年华

活动现场,巨大的充气水池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足球造型、篮球造型的充气玩具憨态可掬,粉色火烈鸟浮排更是成为“网红打卡点”。随着志愿者一声令下,孩子们欢呼着冲入水池,瞬间点燃水上狂欢的热情。泡泡秀环节,专业设备制造出漫天雪白泡泡,孩子们穿梭其中,伸手捕捉、追逐,欢笑声与泡泡破裂的“噗噗”声交织。有孩子仰起脸,让泡泡落在鼻尖,咯咯笑着说:“像云朵亲我的脸!”抓泥鳅时,光滑的泥鳅在水池里灵活穿梭,孩子们或小心翼翼伸手试探,或组队围堵,即便浑身溅满泥水,也挡不住收获“战利品”的喜悦,捧着泥鳅的小手满是兴奋。

泼水大战将氛围推向顶点!孩子们端着水盆、提着水枪,互相“偷袭”“反击”,志愿者也加入战局,瞬间化作一片欢乐的“水战场”。水花飞溅中,特殊儿童和“小候鸟”们并肩作战,原本陌生的孩子,因这一场泼水互动,迅速熟络,彼此分享“作战”小技巧,友谊在水花里悄然生长。

安全法治筑防线 红色教育传精神

▲图为志愿者与“小候鸟”讲解急救宣讲知识

实践团队高度重视孩子的安全防护与思想教育。急救知识宣讲课上,志愿者针对小学生认知特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易懂的“安全口诀”:讲解心肺复苏时,带领孩子们边念 “按压位置在胸口,一下一下有节奏”,边用玩偶演示按压动作;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时,通过“零食卡喉咙” 的情景剧,让孩子亲身体验“站后面,抱肚子,向上提”“剪刀、石头、布”的要领;“遇到紧急情况先呼救,不盲目独自施救”的原则,也在互动问答中深化,孩子们踊跃抢答“烫伤后用什么冲洗”等问题,课堂氛围热烈。

▲图为“小候鸟”体验模拟法庭

法治教育方面,福利院联合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带领“小候鸟”走进拱墅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小检察官成长记”模拟法庭活动。孩子们分别扮演审判长、陪审员等角色,严格依照庭审流程完成宣布开庭、法庭调查、辩论、宣判等环节,稚嫩却认真的演绎,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随后在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结合“校园欺凌”“自我保护”等主题,用校园案例讲解法律知识,引导孩子们思考“遇到欺凌怎么办”,在轻松氛围中筑牢法治认知。

▲图为杭州市儿童福利院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

《亲吻祖国》舞蹈拉开序幕,《爱永在》独唱、《山河永铸》群诵传递对先烈的追思,《过雪山草地》音乐情景剧再现革命岁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热昏”表演者周志华用传统曲艺讲述抗战故事,民乐齐奏《红歌联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出中的抗战历史知识有奖问答,更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传承红色精神。



自实践开展以来,志愿者们用专业与耐心,为“小候鸟”们构建了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成长空间,让自然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在趣味活动中落地生根,也让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表达爱、传递爱。阳光洒满福利院的庭院,孩子们的笑声与志愿者的身影交织成这个夏天最温暖的画面。

撰文 | 陈紫冉

照片 | “童心港湾”社会实践团队全体成员

审核 | 陈紫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紫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3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