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在行动:青科大学子扎根基层,筑牢防线,安全启航!

发布时间:2025-08-30 15: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兰雨鑫   阅读 7.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筑牢防线・安全启航”实践团赴山东烟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紧扣 “安全” 主题,通过红色研学、企业调研、社区服务、海岸宣传等多元形式,用青春担当筑牢安全防线,让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一、翻阅红色史诗,淬炼青春信仰 

实践团首站走进烟台市胶东革命纪念馆,在历史长河中探寻红色足迹,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序厅内,一部胶东历史纪录片将抗战岁月与港城新景交织呈现,让成员们直观感受“从苦难到辉煌”的奋斗征程。“胶东共产党成立与早期发展”展区中,泛黄的照片与文献静静诉说着1924年第一个党支部于艰难中诞生、在斗争中壮大的光荣历程。“胶东抗日烽火”展区内,“胶东抗日七英雄雕塑”震撼人心——1942年冬季的“反扫荡”中,七名平均不到20岁的战士为护群众舍生取义,以生命铸就民族气节。 此次红色研学,既让成员们读懂了胶东抗战的过往,更悟透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当下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二、拆解企业密码,锻造专业锋芒  

为了解企业安全环保实践,实践团走进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开启“沉浸式调研学习”。 入厂培训中,成员们通过教学视频系统学习厂区规章制度、应急流程以及防护规范。随后,环保部部长王志超带领大家参观废气处理、固废处理车间及中控室,详解废气净化工艺、固废资源化技术,让“绿色生产”从概念变为直观场景。王志超在座谈会上强调:“企业需始终将安全与环保视为发展生命线,通过持续加大投入、优化管理体系,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互动答疑环节,企业代表细致解答,明确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为学子们指明学习方向。此次探企之行,让学子们在实践中深化安全环保意识, 为职业发展找准坐标。

▲图为团队成员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合影

三、搭建社区课堂,编织安全网络 

为响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号召,实践团走进烟台市蓁山社区,安全课堂上,成员们创新“情景模拟 + 动画演示 + 知识抢答”模式,将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故事。“交通安全小剧场”里,“小交警”带领孩子们模拟过马路,让 “红灯停、绿灯行” 深植于心;“消防安全我知道”环节,通过灭火器模型展示与逃生姿势演示,教会孩子自救技能。环保手工环节更添趣味,废旧纸箱、瓶盖在孩子们手中变身为“垃圾分类小房子”“绿色小树苗”。此次活动以“知识课堂+手工实践”的形式,为社区儿童播撒了安全与环保的种子,更为社区服务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小朋友们的合影

四、绘制海岸防线,传递急救锦囊  

实践团赴烟台市黄海路海水浴场开展“海岸安全‘救’在身边”活动。活动前,成员们前往烟台市口腔医院接受专业急救培训,在医生指导下熟练掌握AED使用、心肺复苏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实践团开展“海岸‘救’星市集”:借助潮汐表讲解海边风险,发放安全宣传单页剖析日常隐患;“盲盒问答”与群众互动,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流程并邀请游客体验;邀请市民共创安全标语。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群众需求,为后续活动优化提供依据。此次活动,让急救知识走进日常生活,用专业守护生命安全。

▲图为团队成员接受专业培训以及在海边开展实践活动照片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在红色研学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企业探访中深化专业认知,在社区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海岸守护中传递安全理念。环境学子以实际行动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撰文 |吴若溪 兰雨鑫

图片 |李侯君

审核 |周玉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兰雨鑫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