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戈壁书岁月璀璨华章,建初心铸两弹一星精神——绵阳师范学院 “师范青匠” 志愿宣讲团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08-30 17: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雨琴、温佳敏、刘香兰、黄永琪   阅读 3.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在“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的特殊节点,绵阳师范学院“师范青匠”志愿宣讲团成员赴四川省广安市柑子园社区以及中国(绵阳)两弹城,以线下宣讲、线上微宣讲视频等多样化互动形式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构建“理论学习—实践宣讲—价值引领”的闭环体系,让红色精神与科学知识在基层落地生根、传递磅礴力量。

宣讲团于中国(绵阳)两弹城合影

6月,团队入选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经过多次试讲打磨、校内宣讲;7月,团队成员赴四川省广安市柑子园社区,与当地居民面对面分享“两弹一星”的动人故事;8月,他们回到绵阳,前往中国(绵阳)两弹城,在历史现场感受那段峥嵘岁月,录制宣讲微视频,传递“两弹一星”精神火炬。

启程:精心筹备的精神之旅

队员们多次召开研讨会,围绕主题从内容逻辑、语言表达等方面反复推敲,逐字打磨宣讲内容。同时,充分结合社区居民的年龄结构、生活习惯与认知特点,以身边事、日常情为切入点,让内容更接地气。此外,还精心设计故事分享、影视片段展播、互动问答等多元环节,旨在调动居民参与热情,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图为宣讲活动现场

7月,绵阳师范学院“师范青匠”志愿宣讲团走进广安柑子园社区,开展一系列 “两弹一星” 精神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凭借饱满的热情与专业的讲解,为社区居民打造了一场深刻的精神盛宴。“于敏先生毅然放弃深耕十年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从零起步投身氢弹原理探索。” 志愿者的动情讲述,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居民。

图为宣讲活动现场

孩子们的反应尤为热烈:面对震撼的历史影像,他们欢呼赞叹;听到 “辐射” 相关知识讲解,纷纷举手互动;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事迹后,更是满心生发敬佩之情。历史好奇与先辈崇敬在孩子们心中交织,“两弹一星” 精神的种子就此悄然扎根。

图为孩子们积极举手参与宣讲

影视展播,重现历史

通过播放《功勋》等影视片段,当年科研团队在艰苦条件下突破技术封锁、成功研制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壮阔历程仿佛重现在眼前,群众们直观感受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亲可感。

图为大家一起观看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宣传片

鲜活的讲述与珍贵的史料展示,让在场居民深刻感悟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力量。在互动讨论环节,大家踊跃发言,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展开热烈交流,现场氛围浓厚。

图为现场的群众积极参与互动

社区老党员听完宣讲后,感慨道:“‘两弹一星’ 精神是国家宝贵财富,咱们在社区服务里,就得学这种奉献劲儿,为邻里多干实事!” 年轻群众也纷纷表示,深受先辈们爱国热忱和拼搏精神鼓舞,要在工作生活中传承好这份力量。

图为宣讲团与社区居民合影

一场场贴近基层的宣讲,既是科学知识的“普及课”,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课”。“师范青匠”志愿宣讲团以实际行动,让“两弹一星”精神融入乡村孩童的梦想、社区居民的生活,引导更多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坚实的基层力量。

8月,宣讲团师生奔赴绵阳梓潼两弹城,在这片承载着共和国厚重记忆的土地上继续追寻精神的足迹。团队成员身着统一服装,在精英们、邓稼先旧居等标志性场景前,录制线上宣讲微视频《踏戈壁书岁月璀璨华章,践初心铸两弹一星精神》,情景再现科研前辈筚路蓝缕、攻坚克难,以大学生视角谈强国梦想,深刻解读“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图为宣讲团于中国(绵阳)两弹城合影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透过泛黄的手稿、简陋的实验设备,触摸到那段“用算盘打出原子弹数据”的峥嵘岁月。行至邓稼先旧居前,全体志愿者列队肃立、深深鞠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不再是口号,而是一代先驱隐姓埋名的真实注脚。这份沉甸甸的奉献,让队员们深受触动。这场参观学习让大家真切地触摸到先辈的赤诚与奉献,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也更为深刻透彻。​图为宣讲团成员于中国(绵阳)两弹城参观学习

从理论积淀到实地感悟,再到面向群众的实践传播,团队以实际行动做好“两弹一星”精神的学习者、传播者与践行者,用青春力量推动精神传承,步履不停、初心不改。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挖掘更多先辈事迹,创新宣讲形式与内容,走进更多社区、学校,让“两弹一星”精神跨越时空、深入人心。同时,以精神为指引锤炼自身本领,在传承中践行使命,让青春在精神传播与时代担当里绽放光彩。

图为团队“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微视频封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香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