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8日讯(通讯员李宇宗、袁李张娅、廖俐云、姚瑶、孙文菲)为助力英家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文化与传媒学院教师带领中华文化传承团的推普志愿者前往贺州市钟山县英家村,开展以“薪火传雅韵 乡音诵未来”为主题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李宇宗供图
活动中,团队深入英家村,将普通话推广与中华经典诵读有机结合。邀请当地小学生担任“家乡代言人”,指导他们用标准普通话介绍英家村的人文风貌与六甲古街的历史沿革,并现场录制介绍视频。孩子们稚嫩却清晰的表达,不仅锻炼了普通话应用能力,更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团队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针对英家当地方言的传承需求,团队还邀请熟悉当地文化的教师,录制用客家话方言讲解英家村景点的音频。地道的乡音搭配生动的介绍,既保留了方言的独特韵味,也为游客了解英家村提供了特色载体,让方言成为连接乡愁与文化的桥梁。
图为英家小学学生录制剪影 李宇宗供图
英家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为挖掘、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志愿者团队专门走访村里的老党员,邀请高龄老爷爷用客家方言讲述英家村的红色故事。在讲述中,革命时期英家村群众支援前线、奋勇抗争的往事缓缓展开,一首首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客家方言歌曲更是让大家深受触动。志愿者们认真记录、全程拍摄,将这些珍贵的方言素材整理归档,并存放于贺州语言博物馆进行展播,让更多游客了解地方的红色历史。
图为志愿者采访村民 李宇宗供图
此次活动将“普语推广+方言保护+红色挖掘”相结合,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也是拉近民族距离的关键。通过此次实践,实践团队成员表示受益匪浅。团队成员认为,身为新时代青年,要用实际行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不断助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把握方言与普通话和谐共存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深远意义,为语言标准化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宇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