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赋能+思政铸魂”:潍坊科技学院小百合志愿服务队温暖青少年“七彩假期”

发布时间:2025-08-27 16: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继澄 赵春媛 李鑫辰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贯彻落实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共青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工作部署,2025年7月1日至15日,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小百合志愿服务队15名志愿者扎根寿光市圣城街道向阳社区、学院社区等地,携手寿光市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社工赋能·思想铸魂”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紧扣14个主题服务社区青少年及居民,将专业理论熔铸为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

▲图为小百合团队与小朋友们的合照

专业赋能:构建多维服务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志愿者秉持“助人自助”原则;依托“人在情境中”理论;通过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模式;系统构建个人-家庭-社区三维服务网络。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包含“压力解码站”“团体创作”等环节,依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搭建“个体情绪表达-团体共鸣支持”的互动机制,同时结合情绪认知理论帮助青少年识别情绪信号。并设立“知心姐姐魔法信箱”,运用叙事治疗方法提供长效心理支持。团队协作活动围绕“趣味竞技促成长”主题,借助“乒乓球传递赛”“太空泥创意大比拼”等游戏,融入生态系统理论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互动”视角,引导青少年领悟协作价值,促进个体与环境和谐互动。

▲图为专业赋能活动过程照片

健康生活与环保实践活动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设计“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健康跳跳棋”等生动环节,引导青少年理解个人健康行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推动环保与健康理念从认知理解向行为实践转化。人际交往主题借助“人际交往筑心桥”小组工作坊,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构建“破冰互动—冲突调解演练—朋辈支持网络构建”三阶段介入模式,通过小组动力学作用助力青少年习得积极倾听、情绪表达等沟通技巧、筑造稳固的朋辈支持体系。此外,学习方法指导与职业规划咨询等活动,以游戏形式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挖掘学习潜能,依托个案辅导量身定制契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图为专业赋能活动过程照片

思想铸魂: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志愿者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策划开展系列特色理论育人活动。理论进校园活动立足青少年认知规律,创新采用“微宣讲 + 情景模拟”形式,将相关理论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生动语言。“红色基因代代传”爱国教育活动运用“沉浸式体验 + 参与式传承”设计,借助五星红旗制作、红色故事分享等环节,为青少年构建“认知学习 - 情感共鸣 - 行为实践”的育人闭环,潜移默化地厚植其家国情怀。

▲图为思政铸魂活动过程照片

法治教育与文化传承彰显思政教育专业“理论铸魂、实践育人”的特色。志愿者依托《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框架,设计“法治护航・青春无毒”普法游戏,并通过“校园欺凌模拟法庭”“禁毒法条快问快答”等形式进行案例剖析与互动问答。文化传承依托“非遗手工艺体验”,在沉浸式传授漆扇、草编技艺的同时,融入“工匠精神”“节俭美德”等思政元素,通过讲解非遗传承人“守艺报国”的故事,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汇。团队更深入圣城嘉苑小区“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展室”,运用口述史学方法开展“银发初心・红色记忆”访谈,通过“生命史叙事”方式传承红色精神。

▲图为思政铸魂活动过程照片

协同创新:深化校社联动机制

本次活动创新“高校-社区-社会组织”协同模式,联合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共建“七彩假期实践基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团队借助“五社联动”机制,链接社区资源举办科创启蒙与音乐体验活动。科创启蒙课程借助社区科技展览室参观与手工制作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声动童心”音乐体验活动则助力美育教育。

粮食教育主题活动深度融合“健康中国”战略,组织“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借助光盘行动打卡、温习节约粮食古诗等多样形式,着力培育青少年牢固的节约观念。

▲图为协同创新活动过程照片

本次活动深度融合专业理论与实践,将“专业育人”和“价值引领”目标贯穿始终。未来将着力深化“七彩假期”服务,建立“社工+思政”双专业长效服务机制,持续拓展服务范围,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小百合志愿服务队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实践育人”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帮助青年学生在基层服务中提升专业能力、坚定理想信念,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继澄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54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