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逐光义教队开展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9 00:5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佳豪 郑沂泓 卢静怡 郑子韵   阅读 4.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逐光义教队于712日至19日在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坚定信念、增长才干。

环保卫生课,用形象的表达搭配贴近生活的素材,融入学生的日常体验当中,把环保卫生的意义细化为身边的点滴小事,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关注身边环境,从而树立起牢固的保护环境理念,养成自觉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一堂科学课,用简单易懂的实验带领大家将“听得见”的声音转化为“看得见”的声波。例如,用洗洁精搓出的泡泡在手上开出绚烂的科学“花火”,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一颗仰望物理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图为成员开展科学课 辛子雯 供图

在红色爱国教育课程中,通过讲述革命历史故事、深入学习英雄事迹、激情传唱红色经典歌曲等多种形式,并结合情景剧表演、主题手绘等活动,引导青少年沉浸式感悟红色精神。课程注重引发情感共鸣与促进价值内化,在重温峥嵘岁月中强化民族认同,培育深厚的爱国情怀,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根基。

图为成员开展红色爱国教育课 麦颂伟 供图

趣味音乐课以“快乐歌唱,协作成长”为核心主题。课程精心融入合唱训练,从音阶练习与简单二声部练习入手,教唱经典流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培养和声感知与团队配合。同时设计了丰富的音乐小游戏:“节奏传递”通过拍手接力强化韵律,“合唱拼图”分组学唱再合练。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在合唱中学会倾听,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互动中爱上音乐。

图为成员开展趣味音乐课 辛子雯 供图

充满激情的体育游戏课,巧妙地将跳绳、追逐游戏等经典项目玩出新花样。在欢快的笑声中,孩子们时而化身敏捷的跳绳小将,在节奏变换中突破自身;时而成为机智的追风少年,在团队协作中体验竞技乐趣。课程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刻板框架,用简单的肢体互动唤醒孩子们的运动基因,让每一次起跳与奔跑都成为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成长契机。

手语作为听障人士重要的沟通方式,也是一门极具魅力的视觉语言。手语课从基础手语词汇讲解到手语歌曲的传授,通过互动练习、情景模拟和趣味游戏等方式,极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手语技能,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听障群体的世界,引导学生用双手传递温暖,用无声的语言搭建沟通的桥梁。

图为成员开展手语课 麦颂伟 供图

钩织手工课,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丰富的实物演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彻底跳出手工教学枯燥刻板的模式,把钩织的技巧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在动手尝试中轻松掌握钩织基本工具的用法,学会了拿线、拿针的正确方式,以及锁针和锁针起针的基础针法,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趣味古诗词课,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诗词教学的固有印象。课堂上,老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解读者”,而是化身为故事的讲述者、情感的引导者。它跳出了“逐字翻译+主题归纳”的老套框架,转而聚焦诗词背后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情感,这样的课堂让学生不再是被动记诵的“容器”,而是主动共情的“参与者”,诗词里的平仄韵律就这样化作了可感可知的温度,千年的文化基因也在一次次情感共鸣中悄悄在学生心底扎下了根。

图为成员开展趣味古诗词课 辛子雯 供图

影子游戏通过游戏化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光影关系、激发科学兴趣并发展多元能力,在“影子剧场”中用手势模拟动物轮廓(如小兔、蝴蝶、小狗),合作创编手影故事,培养想象力与语言能力;“影子踩踩”锻炼动作敏捷性;通过“影子涂鸦”,将物品投影描画并二次创作;调整光源位置探究影子移动规律,或记录同一物体在一天中影子的方位,感知物理奇妙变化。

本次“三下乡”活动深入阳西县沙扒镇,以“基层实践育新人”为核心目标,通过九大特色课程实现青年成长与乡村教育的双向赋能,同时也精准呼应乡村振兴与青年培养双重战略,在服务基层中彰显外院学子专业担当与社会责任感。

通讯员:(王佳豪 郑沂泓 卢静怡 郑子韵) 审核:(王永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子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