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深入基层、感悟历史、展望未来,是青年学子肩负的时代使命。2025年8月2日至8月3日,“赤旌引航 耘梦基层”社会实践服务队石家庄分队深入高平地道战展馆、塔元庄社区、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与智慧农场,于历史的厚重、发展的脉搏与创新的浪潮中,探寻基层发展的无限可能,汲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8月2日,实践团队踏入高平地道战展馆。这里,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全民抗争历史。队员们穿梭在展馆之中,每一步都似踏在历史的节点上。凝视着历史陈列馆中的实物与影像,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基层群众在先人前辈的领导下,为守护家园、捍卫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场景。在这片土地上,队员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深刻领会到基层力量在党的引领下汇聚而成的钢铁洪流,那是一种无惧艰难、勇往直前的磅礴气势,激励着大家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8月3日,实践团走进塔元庄社区,沿着整洁的街道穿梭,街角的便民服务站里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当地居民,在家长里短的闲聊中,触摸着这个村庄数十年来的变迁脉络。一位当地老奶奶深情讲述着塔元庄的变迁:曾经,这里是正定县的一个贫困小村落,发展举步维艰。习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高瞻远瞩地规划出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半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径,为塔元庄指明了方向。此后,塔元庄人怀揣梦想,撸起袖子加油干,蔬菜大棚生机勃勃,养殖场兴旺繁荣,村庄发展日新月异。
走进塔元庄社区,除了从居民口中聆听变迁,我们还在 “弘扬劳模精神”“苦干实干与劳模引领”“崇尚劳动与村风传承” 主题展示区,看到了国家引领发展的生动注脚。展板上,劳模们的事迹熠熠生辉,他们是塔元庄奋斗历程的缩影。从曾经贫困落后,到在国家的 “半城郊型” 经济路径指引下,塔元庄人以劳模为榜样,苦干实干,让蔬菜大棚成了希望田野,养殖场变为致富引擎。村风传承里,劳动精神代代延续,这一路变迁,是国家掌舵领航,是群众携手奋进,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也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国家的引领如何让小村落蝶变新生 。
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内,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与场景复原交相辉映,生动呈现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壮丽历程。队员们漫步其中,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全方位感受到基层组织以人民为中心,用实干书写乡村发展新篇章的决心与担当。在这里,基层治理的效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基层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只有筑牢根基,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随后,实践团与当地代表一同抵达同福智慧农场参观,恰逢几位尼泊尔友人也到此参观,便结伴同行。工作人员热情展示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蔬菜,在精准调控的光照和水肥下,茁壮成长、高产丰收;微型生态系统中,人工湿地巧妙循环利用种植废料,净化后的水用于灌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尼泊尔友人不时驻足观察,对科技赋能农业的场景连连称奇;队员们则在与同行的代表交流中,亲眼见证科技兴农的创新实践,深刻体会到基层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进取与勇于创新。这趟参观不仅加深了对现代农业的了解,更让“科技兴农”理念深入人心,在队员们心中种下创新种子,激励他们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从高平地道战的红色记忆,到塔元庄的变迁之路,再到智慧农场的创新探索,这一路,是初心的传承,是奋进力量的汇聚。此次“赤旌领航 耘梦基层”实践活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活动虽已暂告一段落,但同学们心中已深植为基层服务、助力基层建设的信念。未来,他们将带着此次行程的所学所思所感,积极投身到服务基层、建设基层的伟大事业中,用青春与汗水,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唐子涵 杜晨曦 祖梦晗 刘嘉俊
照片:李宁宇 樊晶晶
审核:唐子涵 刘嘉俊 李一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嘉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