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筑基践廉行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清风助梦·红砖廉行”实践队赴丽水开展廉洁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3 13:55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青年如璞玉,亦如初胚之砖,需经千锤百炼,方能成器担当。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里青廉”实践团“清风助梦·红砖廉行”实践队奔赴丽水市、缙云县、遂昌县三地,开展了一场贯穿历史与现实、深植“红砖精神”的廉洁文化实践。实践队以“红砖”为喻, 深刻理解其作为建筑根基需经和泥、压胚、晾晒、烧制多道工序的打磨,方能坚固可靠;更取其“红砖”谐音之深意——“红”铸忠诚廉洁之魂,“砖”炼过硬专业本领。实践队以党员和发展对象为主体,怀着自我锤炼、筑基践廉的信念,以脚步丈量廉洁根脉,用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的部署要求。

古村家训:刻在青砖上的“廉洁”基因

实践首日,队员们走进河阳古村,驻足于朱氏宗祠内承载着岁月印记的青砖碑刻与梁柱前,聆听村史讲解员讲述先祖“耕读家风”蕴含的廉政理念。在古村廉政学堂,围绕“梅干菜精神”的分享讨论热烈展开。领队邹兴家感悟道:“这份代代相传的自律,恰似梁柱上‘上下齐廉,朝夕自省’的警句,也如同红砖需经日复一日的晾晒定型,提醒我们清廉贵在日日躬行、人人践行。”河阳家训不仅是先贤诫勉,其质朴坚毅的精神内核,正与新时代青年需如“红砖”般历经锤炼、方正自守的要求一脉相承,也深刻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殷切嘱托。

革命淬炼:“门板精神”映照初心如磐

队伍随后转至缙云县胡源乡招序村。在驻村干部吴泽正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深入盘溪流域革命纪念馆,系统学习浙西南革命史,深刻体悟“门板精神”的由来与内涵——红军战士借门板宿营、次日必归还的纪律故事,生动诠释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律。这铁的纪律,正是革命者“红”的底色,如同红砖在窑炉中经受高温考验而愈发坚固。紧接着参观的桑蚕博物馆,则展现了另一番“千锤百炼”:从精选桑叶到春蚕吐丝成茧,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心血。蚕农“忠厚老实,从不掺假”的品格,与春蚕默默奉献、一丝不苟的坚毅,为“实干奉献”的廉洁内核提供了如红砖般朴实无华却无比坚实的注解。

当地学子林柯宇、陈姿妙分享的成长感悟,更让队员们领悟到:严守纪律、爱护百姓的廉洁作风,是守护一方和谐的政治基石,也是青年学子步入社会前必须夯实的“红砖”根基。参观结束后,张茜老师带领队员们在纪念馆广场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中,廉洁自律、服务人民的信念如红砖般在队员们心中牢牢筑起。

童心播“廉”:从书本到心田启蒙廉洁新苗

带着一路的思考与沉淀,实践队员们充分挖掘本土廉洁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启蒙课堂教案。在新碧街道暑托班,一堂别开生面的“廉洁启蒙”课拉开帷幕。队员们不仅为小学生们分发了廉洁文创书签、帆布包,更设计了互动环节。在体验漆扇制作过程中,学生们自觉规律排队,不贪多、不争抢,秩序井然。这看似微小的行为,正是“规矩”意识的萌芽,如同红砖在模具中成型,方正有度。 在队员指导下,孩子们在扇面上认真书写“廉”字、绘制象征清正的图案,制作属于自己的“廉扇”。这一环节不仅锻炼动手能力,更是在稚嫩心田播下廉洁的种子,期待他们如未来的“红砖”,在成长熔炉中淬炼出方正廉洁的品格。

以物鉴心:文物镌刻的清廉密码

实践收官之行,队伍抵达遂昌县汤显祖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简朴桌椅与文献资料,无声诉说着汤公重教兴学、巧拒索贿、廉洁自律的千古佳话。木墙上镌刻的“四香戒律”尤为醒目,队员们深受触动:“汤公将‘四香戒律’刻于墙以自省,我们亦应将廉洁自律如烧制红砖的印记般,深深融入未来工作求学之路。”在丽水市博物馆与浙西南革命纪念馆,无声的文物继续着它们的廉洁叙事:龙泉宝剑历经千锤百炼仍笔直不屈的剑脊,让队员感慨做人底线当如红砖般方正刚直,不可弯折; 沉睡千年依旧不腐的古莲莲子,则坚定了队员们以廉为信仰的信念——这信仰应如红砖般历久弥坚,永葆本色。

实践尾声,队员们在十里清风公园庄严宣誓。古村梁柱上“朝夕自省”的箴言,已内化为青年学子如红砖般日日锤炼自身的自觉行动。此次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央“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的青春诠释。实践内容培育了学生廉洁修身、严于律己的品格,推动塑造了新时代“一块砖”精神,使其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恪尽职守、发挥价值,成长为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69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