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侗寨普法行 非遗传承青春力

发布时间:2025-08-13 13: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传宁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为推进法治知识扎根少数民族地区、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7月14日至8月5日,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渭水苗岭暑期社会实践普法团赴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开展系列活动。团队聚焦推普普法、文化调研,将语言推广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为当地法治建设与文化传承注入青春活力。  在普法工作方面,团队首与共青团靖州县委召开座谈会,针对当地“十里不同音”的语言特点,明确“先推普再普法”思路。活动中创新采用“双语普法”模式,先用普通话讲解法律核心内容,再以方言通俗解读。   在岩脚侗寨云雾溪欢乐谷游泳夏令营,通过模拟法庭演绎校园欺凌、家暴等场景,让青少年直观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了翁教育机构,培养普法小使者;在土桥社区入户宣传时,结合夏季安全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渠阳之夏”活动现场向行人宣传法律知识;走进靖州一中解析网络诈骗套路,送上反诈安全礼;在鹤山书苑托管班通过互动问答普及未成年人权益,多维度让法治知识深入人心。  在文化传承方面,团队走访岩脚侗寨,见证村民制作雕花蜜饯、编织侗锦的技艺,聆听侗琵琶传承人演奏古老旋律,记录下这些非遗技艺的传承现状。专访苗族歌鼟传承人时,详细了解“汉字谐音标注法”等教学创新,以及面临的人才流失、资金短缺等困境。同时走进图书馆、博物馆与款文化广场,挖掘“废除舅霸姑婚碑记”、款文化等法治历史,为普法工作融入在地文化底蕴提供丰富素材。此外,参观靖州综治中心,探寻法治精神与地方文化的结合。   此次实践以青春之力精准对接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脉搏,不仅以推普为钥破解了法治宣传的语言壁垒,让法律阳光穿透方言隔阂照亮苗乡侗寨,更以文化调研为桥,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活化探寻到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团队将沉淀实践智慧,持续让推普普法与文化传承在创新中深度交融——既让普通话成为沟通连心的纽带,让法治精神成为基层治理的基石,也让雕花蜜饯的清甜、侗琵琶的悠扬、苗族歌鼟的古韵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之路更通、更暖、更富底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传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