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百千万工程” 的嘹亮号角声中,广州华商学院勤工助学服务突击队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时代嘱托,深入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以新青年的独特视角,探访红色遗址、深挖文化根脉、服务基层群众,将传承革命精神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红色热土上书写了 “红色基因赋能、青年实干兴业” 的生动篇章。
探访遗址溯初心:在历史印记中筑牢信仰之基
沙浦镇,这片西江流域农民运动的摇篮,蕴藏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展柜中一盏残留焦痕的煤油灯,记录了当年农民运动协会骨干点燃革命火种的往事;玻璃下锈迹斑驳的火铳,仍镌刻着农民武装斗争为光明呐喊的铿锵誓言。
推开尘封的红色木门,广州华商学院校勤工助学服务突击队成员在锈迹斑斑的革命文物前驻足良久,队员们凝望泛黄的历史照片与文献,触摸实物背后的温度,深刻体悟到农民革命运动 “为民请命、无畏牺牲” 的精神。他们认识到到乡村振兴不仅要建新房、兴产业,更要守护好这些“精神地标”。红色基因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唯有激活历史记忆,才能为乡村发展注入历久弥新的精神动力。
对话榜样践使命:退伍军人扎根基层的 “变与不变”
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突击队特别走访了沙浦镇两位年轻的退伍军人。褪去戎装,他们依然奋战在基层一线,角色从保家卫国的战士转变为服务乡村的实干者。队员们了解到,他们正倾力为乡村贫困学子奔走,细致落实国家贫困补助金和生源地贷款政策,竭力扫除求学路上的经济障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宗旨,更是每个青年人应当恪守的使命与担当!” 访谈中,青年退伍军人这句朴素而铿锵的宣言,深深烙印在队员心中。从军营熔炉到乡土实践,身份虽变,但守护人民、服务人民的赤诚初心始终如炬燃烧。这份扎根基层、心系民生的自觉,正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青年身上的鲜活映照,也为广大青年树立了 “将个人奋斗融入乡村需要” 的鲜活榜样。
薪火相传路,青春力行时
广州华商学院勤工助学服务突击队以沙浦为起点,用脚步丈量信仰的深度,用服务传递青春的温度。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 “坚守初心、务实奉献” 的精神,深耕基层沃土,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将革命先辈点燃的火种,化作照亮沙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前路的璀璨之光,在 “百千万工程” 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凯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