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情下乡·社会赋能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忠情下乡助三农,青春闪耀照基层”社会服务践行团:社区治理探新路,田间躬行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5-08-24 22:0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蒋郑怡 谭均玮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7月14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外贸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忠情下乡助三农,青春闪耀照基层”社会服务践行团前往重庆市忠县拔山镇,开展了一场体察基层治理、践行助农使命的基层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基层社区治理模式,助力乡村安全建设与产业发展,团队成员走进忠县拔山镇新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豇豆种植基地。

上午,团队成员来到新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详细了解社区基本概况、日常管理模式及民生服务开展情况。随后,队员们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队员们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重点围绕社区防溺水、防电诈等安全治理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谈及防溺水和暑期孩子看护问题时,队员问道:“我们考虑邀请返乡大学生担任防溺水宣传志愿者,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同时在社区开设暑期作业辅导课堂,您觉得这些方式可行吗?”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社区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人员回应道:“这两个建议很有针对性啊!返乡大学生做宣传确实有优势,孩子们也愿意听。暑期托管课堂更是说到了家长的心坎上,很多双职工家庭都有这个需求。不过有个细节得考虑:如果课堂结束后孩子集中回家,路上的安全怎么保障?比如过马路、结伴玩水这些隐患,得再细化措施。”此外,队员们还建议发动社区高素质人群组成反诈宣讲队,结合挨户走访形式普及防诈知识。社区工作人员对此表示肯定,同时也客观指出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例如社区高素质人群多数外出务工,留守人员参与宣讲的持续性难以保障等。

双方就优化方案交换意见,现场采访让社区气氛变得更为热烈。此次活动,让我们直面基层治理难题,在方案碰撞中深化认知,学会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锤炼团队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服务基层积累宝贵经验。

图为三下乡团队成员与新化社区干部合影。 

午后,团队前往拔山镇豇豆种植基地开展助农实践。连片的豇豆藤蔓顺着支架攀爬,饱满的豆荚垂挂其间,一派丰收景象。基地农民详细介绍:当地豇豆凭借鲜嫩口感与绿色种植理念,不仅在忠县本地市场口碑出众,还远销重庆其他商超。在农民的指导下,队员们学习到豇豆的生长习性和采摘技巧,豇豆喜温不耐寒,适宜在25-30℃环境中生长,需定期修剪侧枝以保证养分集中;采摘时要在豆荚基部处掐断,保留其花蒂,如此才能再生。

图为基地农民为同学们进行采摘指导。 

随后,大家分工协作,穿梭在田垄间进行采摘,切身感受农耕劳作的辛劳与乐趣。活动尾声,队员们与农民在田间合影,记录下这场充满意义的助农实践。

图为三下乡团队成员与基地菜农们合影。

此次活动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农业生产劳作的不易。助农实践拉近了我们与乡村的距离,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深化了我们对农业发展的认知,加深了我们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深刻内涵的理解,为服务三农积累实践经验。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将带着这份实践收获,继续关注基层需求,用知识与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让理想在服务基层中绽放光彩。

撰文 | 谭均玮

图片 | 雍埝 唐嘉贝

审核 | 龙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蒋郑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