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微光暖乡野:蒲公英支教团于刘范村播撒希望

发布时间:2025-08-09 09: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善友 侯亚新 周雯倩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微光承焰,青春逐梦。2025年7月13日,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沃土绘自然,筑梦昌乡间”三下乡支教团队,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赤诚热忱,再次踏上前往焦作市文昌街道刘范村的支教旅程。他们以知识为炬,点亮乡村孩童的眼眸;以青春为光,照亮孩子们的逐梦之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土上,团队用热忱浇灌梦想,让希望的种子在田野间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

1.童心暖意:晨露浸润雀鸟聚,纯真关怀暖人心

几日下来,村里的孩子像晨露浸润的雀鸟,越聚越多。天刚蒙亮,小院里已攒动着细碎的脚步声,带着对新知的雀跃。志愿者们连日忙碌得眼眶发沉,累极了便蜷在墙角稍歇,孩子们见了,纷纷抱来枕边最珍爱的布偶,轻轻垫在哥哥们头下,仿佛那柔软绒毛能吸附所有疲惫;课间片刻,他们攥着在家背古诗赢来的、被掌心焐得温热的硬币,奔向大队部门口的零食铺,将辣条、冰棒一股脑塞进姐姐们手里——指尖的汗濡湿了包装袋,眼里的光却亮得惊人,还踮着脚把糖果喂进哥哥姐姐嘴里。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最是贴心,瞅见志愿者董阿姨走来,立刻拽着她的手蹲下,掏出彩笔在她手背上画了个圆滚滚的“魔丸”,奶声奶气地夸着“真漂亮”,眼里满是确信的认真。

图为志愿者正在认真指导孩子们

2.科学美育:七彩绘就探索途,奇思点亮智慧星

上午9时,实践团精心准备的科学美育课程在孩子们热切的期待中启幕。主讲志愿者取出水杯、彩纸与画笔,带领孩子们开启一场奇妙的“彩虹之旅”。课堂上,志愿者以通俗的语言解析毛细现象原理,配合生动的实验操作,让孩子们直观触摸科学的肌理。当亲眼看见水沿着纸张攀升,渐次晕染出彩虹般的绚烂时,一张张脸庞绽放出兴奋与好奇的光彩。

图为孩子们做“毛细现象”实验

3.创新美育:纸杯生花绽童趣,妙笔勾勒童心画

科学美育课程落幕,艺术美育课堂接踵而至,为孩子们铺开另一番天地。志愿者当日教授纸杯菊花制作,孩子们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摩拳擦掌地动手剪裁。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寻常纸杯被巧剪成舒展的花瓣,彩纸被裁成灵动的叶片,转瞬之间,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菊花在孩子们手中绽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能嗅到秋日的清芬。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一同制作纸质菊花

4.餐间食育:热饺盈盘传暖意,烟火寻常蕴成长

正午时分,村委会的院落里飘来阵阵饺子香。几位村里的阿姨、奶奶们额头渗着汗珠,正忙着为志愿者包韭菜鸡蛋馅饺子,“快吃快吃,看这瘦的”——皱纹里盛着的,是实打实的疼惜。包饺子的环节,成了乡亲们对青年志愿者表达心意最质朴的方式:包馅时总往皮里塞得满满当当,仿佛要把所有关切都裹进面团里,眉眼间始终漾着慈爱的笑意。每一只饱满的饺子,都承载着村民对志愿者深深的认可,咬下时满是家的暖意。

图为志愿者在准备午餐

5.艺术美育:妙笔勾勒奇趣境,彩绘晕染新憧憬

下午3时,教室里漾着孩子们的欢笑声,满溢生机与活力。当日课程主题为“画笔能讲故事,小脸蛋也能是画布”,文昌街道董主任特意邀请焦作帆书运营中心的专业翻转师咚咚老师给孩子们授课。老师在孩子们脸上勾勒出蝴蝶、敖丙、蜘蛛侠、哪吒等灵动图案,小家伙们兴奋地排着队,眼里的期待快要溢出来。志愿者们为他们一一拍照,将这些瞬间定格成永恒。随后,老师讲述《画如其事》,深入浅出的解读让孩子们对绘画有了全新的认知,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想象世界的窗。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画笔

6.情感美育:蘅槐汤暖人心,村头送别情意浓

午后,阳光洒满宁静的乡间小路,团队准备乘公交车返程。出发前,村石主任特意端来一碗蘅槐树树叶熬制的汤,温热的暖意从舌尖淌入心底。随后,中午下厨的奶奶与村主任一同骑着三轮车,载着志愿者前往村头公交站。三轮车缓缓碾过乡间小径,“咯吱咯吱”的声响里,仿佛藏着乡村的岁月故事。抵达公交站,奶奶与村主任驻足微笑,目送志愿者登上公交车,挥手间满是不舍的温情。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同完成实验

志愿者望着这群眼里淌着光的孩子,忽然觉得所有奔波与困倦都化作了掌心的暖。他们带着热忱而来,却被满村的真诚轻轻绊住了脚步。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柔,正顺着村头的溪流,悄然漫过整个盛夏。

夕阳西下,余晖为孩子们的脸庞镀上一层绯红,为这一日的活动画上圆满句点。教室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仍在回荡,久久不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善友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