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8日讯(通讯员 韦嘉琪) 当圩日的烟火气邂逅“村 BA”的运动激情,肇庆市高要区禄步镇的夏日因一场中医药文化盛宴更显生机。2025年7月,肇庆医学院药学院“知行合一”志愿服务队深入禄步镇,开展为期五天的中医药科普惠民活动。服务队以中药科普为支点、用药指导为纽带、中医体验为桥梁,将高校专业资源转化为基层健康动能,为“百千万工程” 注入青春活力,用实际行动绘就乡村振兴的健康底色。
▲图为志愿队队员在禄步镇委党校合影
一、中药科普惠民生 专业讲解传知识
文化广场上,各类中药标本整齐陈列,构成独特的“本草风景线”。志愿服务队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资深药师组成“专业科普团”,围绕中药的来源典故、性味功效、鉴别要点及日常配伍应用展开细致讲解。科普讲座中,针对居民“黄芪和党参怎么区分”、“金银花泡水能否天天喝”等生活疑问,志愿者以“身边药材”为案例,用“家常话”拆解专业知识,让千年中医药文化在互动问答中走进群众生活。
▲图为志愿队队员科普中药功效
二、中医技术暖人心 特色服务送健康
“艾条温灸时暖流往骨头里钻,肩颈疼立马缓解了!” 在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刚结束艾灸的居民李阿姨连连称赞。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为群众提供艾灸、推拿、耳穴贴压、刮痧等服务。艾香袅袅中,队员们专注的神情与居民舒展的笑容相映成趣,精准的穴位按压、娴熟的手法运用,既是专业技能的实践,更传递着“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中医特色服务。
▲图为志愿队队员为居民提供中医特色服务
三、研学实践强信念 红色教育砺初心
志愿服务队走进禄步会客厅,从古代码头的商贸繁盛,到民俗文化的代代传承,再到“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特色农业与绿美生态的协同共进,通过系统讲解了解地方发展脉络;实地走访药材街,与商户深入交流,学习桂皮、巴戟天等药材的鉴别技巧,记录其在民俗养生中的应用智慧,深化对地方特色产业的认知;来到李连庆展览馆,学习“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李连庆”的故事,他退休后回到家乡,倾尽积蓄带领群众参与家乡振兴,建球场、修公园、办养牛场……让荷路村蜕变为整洁富裕的新农村,奉献家乡、大公无私、艰苦朴素的精神,让队员们深受教育和洗礼。
▲图为志愿队队员参观李连庆展馆
四、岐黄启蒙润童心 文化传承播种子
志愿服务队走进禄步镇明德幼儿园,为 230 余名小朋友打造 “中草药奇妙之旅”。通过中药科普小讲堂,引导孩子们认识艾草、丁香等常见药材;“驱蚊香囊 DIY” 环节中,孩子们亲手填充药材,感受草药的天然香气;简易中药标本制作课上,一片片叶子、一粒粒药材被精心搭配,成为认识自然、了解中医药的 “启蒙教材”,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在童心沃土中悄然萌芽。
▲图为志愿队队员与小朋友合影
五、百姓点赞显成效 健康服务入民心
“下班路过试了推拿,脖子能轻松转动了,年轻人手艺真不错!”“三伏天做艾灸特别舒服,希望你们常来!” 中药展台前,小朋友指着肉桂标本骄傲地说:“我家有种肉桂,今天才知道它有大用处!” 群众朴实的话语,既流露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也彰显中医药惠民服务的深远价值,而群众的口碑,正是活动最真实的成效。
▲图为古树公园居民与志愿队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是肇庆医学院药学院推动中医药文化“活态传承” 的生动实践。服务队以 “知行合一” 为宗旨,既锤炼了学子专业本领,更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乡村一线,为“百千万工程”中的健康乡村建设提供“高校方案”。未来,肇庆医学院药学院将持续聚焦乡村健康需求,引导青年学子扎根基层,让中医药文化在服务与传承中焕发时代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与力量。
撰文 | 韦嘉琪
图片 | ”知行合一“志愿服务队
审核 | 翟英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韦嘉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