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切实守护社区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有效提升孩子们的防溺水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美赋能乡村,科创驱动振兴”社会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江津区仁沱社区,充分发挥团队美育特色优势,精心开展了以“艺启防溺课,共护少年安”为主题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通过趣味互动、美育融合动手实践的创新方式,向社区儿童宣传讲授实用的防溺水安全知识。
实践团的同学们充分发挥美育专长,结合社区儿童普遍年龄较小的特点,在幻灯片制作上选择了更加能吸引儿童兴趣的动画风格。团队成员们巧妙地将“不私自下水游泳”“遇溺不盲目施救”等防溺水“六不准”知识,融入由经典动画《猫和老鼠》改编的短片中角色的对话和情节里,出现危险行为时,画面会弹出醒目的文字来警示孩子们。这些精巧的设计,让原本枯燥的安全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便于社区儿童记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讲授防溺水安全知识
课堂上,团队成员借助幻灯片,先以 “溺水事件相关数据统计” 板块开场,用每年约5.7万人溺亡,且超半数为少年儿童的数据,搭配真实溺亡新闻案例,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将大家带入防溺水学习情境。讲解时,围绕溺水自救指南,结合插画拆解 “扔掉身上重物、仰漂法、借用浮力、配合救援着、放松身体” 等科学的自救步骤,让孩子们掌握关键技能,并结合卡通插图与场景模拟,教孩子如何正确自救。团队成员们分析了许多真实发生的儿童溺水死亡案例,发现盲目下水施救占少年儿童溺水原因比重较大,因此特别提醒孩子们当真正遇见有人溺水的紧急情况时切勿贸然下水,要借工具或喊人救援溺水者。成员们还为孩子们分发防溺水知识手册,以多样化的形式加深孩子们的记忆。实践团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故事,搭配丰富PPT内容,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溺水的危险,牢记远离危险水域,筑牢安全防线的道理。
图为“防溺水知识问答” 环节
讲解告一段落后,为了检验授课效果,并提升孩子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感成员们设计了“防溺水知识问答”环节。屏幕上,禁止游泳标志识别、危险水域判断、危险行为判别、溺水救援方法正误选择等题目依次呈现。孩子们踊跃举手,积极作答,在一问一答中,孩子们对课程里枯燥的知识点的印象又得到了进一步加深。问答环节结束后,成员们为孩子们分发精心准备好的小奖品,在欢乐互动中,孩子们的防溺水知识积累和面对溺水危险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切实提高。
图为孩子们制作防溺水剪贴画
在课程的最后,成员们创意性地以制作防溺水剪贴画来结尾。成员们分发材料包到每个孩子手中,用屏幕展示步骤,降低孩子们的制作难度。社区儿童们对操作简单的手工制作环节表现出了极大兴趣,纷纷开始认真制作色彩鲜艳的剪贴画。团队借手工创作,把防溺水知识融入趣味实践,让孩子们在动手间,将“远离危险水域”等要点知识深刻记忆。
图为活动主题横幅
“这次实践团的活动特别好,孩子们不仅学到了防溺水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我们家长也更放心了。”孩子家长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仁沱社区相关负责人也坦言:“以往我们开展的防溺水宣传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孩子们参与度不高,这次实践团的活动把美育和防溺水知识结合起来,很有新意,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也能更好地记住这些安全知识。”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美赋能乡村,科创驱动振兴”社会实践团以美育为桥梁,将安全知识与趣味互动以及动手实践相融合,为仁沱社区儿童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魏雨乐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