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红旗飘扬助东风,文化振兴在路上——东莞城市学院学子在英红镇深入红旗茶厂,探索全新融合发展的传播模式

发布时间:2025-08-07 17:5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烨彤   阅读 64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7日讯(通讯员 李烨彤)近日,东莞城市学院“云端运营助发展,且将新火试新茶”突击队奔赴英德市英红镇,开展“红韵链动•茶法共生:红旗茶厂沉浸式非遗保育与普法传播研究”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茶文化保育+数字化直播+多点位调研的模式,深入了解英德红茶核心文化,探索现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图为“云端运营助发展,且将新火试新茶”突击队在红旗茶厂开展社会实践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曾道:“一枝一叶总关情。”团队成员从细节入手,分为实地考察和落地保育两个工作组(宣传组和支教组)。宣传组前往红旗茶厂等地点收集珍贵文化资料,进行调研采访,亲身体验英德茶文化,挖掘文化特色。支教组携手广州理工学院“锦带花”突击队参与“英红小小+”课堂系列活动,以文学经典、演讲技巧、法律科普三个主题来授课将红色文化与英德红茶相联系,与学生交流互动,让知识流动起来。宣传与支教双线交织,以青春力量助推三下乡。

▲图为宣传组成员们在对比红旗茶厂园区规划地图进行分析

▲图为支教组成员在田江村村委会开展“茶香护童•法伴成长”青少年发展计划之”小小戏剧家“课程

宣传组以红旗茶厂作为调研核心,参考英红镇陈列的历史地图文物,深度挖掘英红镇在地各域与红旗茶厂的信息关联性。通过实地走访与文献比对,团队成员发现广东省农科院产业研究所、英红博物馆、英九庄园、上茗轩等多地与红旗茶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队员们与各地负责人积极沟通、了解,力求全面呈现英德红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后续的数字化传播和文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队员们深知,每一份的档案变迁都承载着英红镇奋斗的汗水与“自力更生”的拼搏,每一次工作记录都是对知青文化、归侨文化的致敬,是对革命战士精神的传承。在调研中,他们不仅看到了英德红茶的诞生,更感受到了英红镇文化的脉动。通过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队员们逐渐勾勒出英德红茶文化的立体画卷,为未来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图为宣传组成员们在英九庄园跟随负责人在开展调研活动

  

▲图为宣传组成员们在禾寨水头生态园聆听谢思进老师介绍当地情况

团队成员们还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生动的直播内容,利用跨媒介叙事,将英德茶文化故事在不同平台上多样化呈现,构建协同叙事系统,增强文化体验,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开发。他们用镜头展现茶厂风貌,用语言传递文化魅力,线上线下互动频繁,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进一步扩大了英德红茶的影响力。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经历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更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坚定了未来继续投身文化保育与传播的信念。

▲图为宣传组直播部成员借助B站up主@隐形的翅根制作的虚拟形象在B站开展直播

支教组的成员们借助“英红小小+”公益课堂平台,通过“非遗保护+法治赋能+数字传播”三位一体实践,将红色故事与茶文化巧妙融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启蒙他们关于未来职业选择的思考。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感受英德红茶文化的力量,种下英红精神传承的种子。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通过互动,队员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收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深刻体会到教育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图为支教组成员在田江村村委会开展“茶香护童•法伴成长”青少年发展计划之”小小法学家“课程

▲图为支教组成员们在田江村村委会开展“茶香护童•法伴成长”青少年发展计划时与当地学生们的合照

“云端运营助发展,且将新火试新茶”突击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理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梳理出茶厂发展脉络,揭示其文化传承与创新路径,让更多人感受到英德红茶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我们始终坚信,以青春之我,担文化传承之责,必能点燃更多人对英德茶文化的热爱,让这抹茶香飘得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烨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