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方学院“红色足迹探索团”赴阜平色岭口小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星火照亮”未来之路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5 17: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帅帅   阅读 1.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更深刻体验和理解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帮助和培养边境民族地区人民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2024年7月,河北东方学院“红色足迹探索团”的学子们带着在骆驼湾的所见所闻与晋察冀纪念馆的深刻感悟,走进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色岭口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两场别开生面的红色课堂。进一步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在少年儿童心中牢牢扎根。

烽火课堂:触摸英雄脉搏,激活红色记忆

今年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为追忆国歌诞生的峥嵘岁月,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进色岭口小学,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国歌知识”主题课后服务课。这场以“国歌诞生的故事与精神传承”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当色岭口小学的孩子们挺直小小的身板,眼神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庄重。这是河北东方学院实践团红色课堂的开场,也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实践团成员希望用这样的方式,通过历史讲述、互动体验、情景教学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田。

▲图为团体齐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张欣慧  供图

英雄故事新演绎:从“小兵张嘎”到千千万万的“王二小”

课堂通过“时空长廊”互动设计,串联1937年根据地建立、1943年反扫荡等关键节点,将阜平抗战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童趣叙事。

“如果是你,敢像张嘎那样引开鬼子吗?”实践团以情景剧形式重现儿童团员智送情报的经典场景。让孩子们了解到抗战时期英雄少年的勇敢无畏和不屈不挠。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里闪烁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纷纷表示以后也要像王二小他们一样坚强勇敢,与坏人斗争到底。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讲述英雄故事。 郑盈  供图

信仰解码:从“为什么不怕”到“我要成为你”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解密“英雄密码”。 郑盈  供图因为他们要守护家乡!”“因为共产党带着大家战斗!”实践团通过“英雄密码”游戏深化认知。孩子们通过线索卡拼凑英雄形象,课堂尾声,留守儿童小浩在梦想卡写下:“当医生让爷爷看病不爬山”,实践团成员将卡片郑重贴于“百年梦想树”,队员们引导大家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不仅要学习革命先辈,更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榜样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让小朋友撰写信仰卡片。 张嘉怡  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共做手工。 张欣慧  供图

薪火永续:红色种子扎根乡土

“这不是结束,是开始。”实践团成员在总结时说。两堂课后,孩子们的梦想卡片被贴在“百年梦想树”上,与1921年的建党节点、2021年的脱贫攻坚节点连成一线。那上面,“当八路军”“种好苹果”“教小朋友学党史”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像星星一样闪亮。

离开色岭口小学时,孩子们追出来,把亲手做的五角星挂件塞到实践团成员手里。“姐姐们,明年还来吗?”面对这个问题,实践团成员笑着点头——红色课堂的故事,会像骆驼湾的“望京路”一样,一直延伸下去。

▲图为实践团与学生课堂留影。 雒悦茗  供图

此次三下乡活动,河北东方学院的学子们用青春的方式,让阜平的红色历史与脱贫故事在孩子们心中生根。正如实践团成员在日志中所写:“我们带孩子们看历史,是为了让他们相信,勇气能改变命运;我们带他们看现在,是为了让他们明白,奋斗能创造未来。而这一切的底色,是鲜红的党旗,是不变的信仰。”

夕阳下,色岭口小学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与远处骆驼湾的白墙灰瓦相映成趣。这里的孩子知道了,他们脚下的土地,既是英雄的战场,也是梦想的摇篮;而他们的小手,正握着比红缨枪更有力量的工具——知识、勇气,以及一颗向党的童心。

▲图为实践团在色岭口小学合影。 孔青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帅帅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