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尹靖)为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佛山大学数学学院“嘉行益夏,篙声润德”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奔赴肇庆德庆县德城街道香山村,聚焦“百千万工程”落地与宣传成效开展调研。在这片绿意盎然的热土上,实践队员见证村容村貌的蝶变新生、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民心凝聚的温暖图景。香山村以“生态+民生+治理”多维发力,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绿美画卷初展颜:生态为本绘就乡村新貌
香山村位于德庆县德城街道,辖孔竹根、鸦翅埇、塘尾3个自然村,户籍人口212户820人。自2024年起,德城街道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村道整治、危破房清拆、四小园建设等八大项目。如今,村庄主干道铺设沥青与路砖,电线整治后天空清爽整洁;新建绿化树1000余棵,打造绿化景观带、休闲绿地和庭院示范点。香山森林公园更投入1300万元完善配套设施,成为省级绿美生态示范点。村容焕新背后,是“绿美生态”理念的深入实践。
▲香山村建设新貌
民心凝聚破难题:从“观望”到“共建”的动员密码
“刚开始村民误以为‘百千万工程’是资金补贴,有顾虑。”村委书记坦言。为破解动员难题,街道成立专项小组,推行“党支部+村小组+党员先锋”三级联动机制。党员带头清拆自家危旧房,鸦翅埇村民代表主动砍掉鱼塘边竹子配合规划,村民自愿让地、提供茶水支持施工,形成“以点带面”的参与热潮。创新“后辈动员父辈”策略,返乡青年助力思想工作,村民从“观望”转向主动参与。如今,农房外立面改造群众自愿率达100%,新建农房严格落实“五公开”“五到场”制度,村民全程监督,确保合规安全。
▲香山村建设中鱼塘“大变身”
产业勃兴生“金花”:特色经济激活乡村生命力
香山村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探索多元增收路径。鸦翅埇村特色苦瓜种植基地凭借特殊土壤,产出“甘而不苦、入口即化”的苦瓜,上市期仅20天却供不应求,售价达15元/斤,成为村民增收“金钥匙”。塘尾村小组盘活70亩征地返还留用地,打造“夜经济”街区,引入时光里亲子乐园、龙城美食城等项目,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6.5万元跃升至2024年313.38万元,人均分红8000元、每户平均分红3万元,带动3000多人就业。产业发展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点燃了村民致富信心。
▲鸦翅埇村特色苦瓜
治理创新利民生:公共服务织就幸福网络
香山村以精细化治理提升民生福祉。人居环境方面,“污水革命”接入市政管网,“厕所革命”实现无害化户厕全覆盖,公厕专人管护;“垃圾革命”构建“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体系,杜绝乱丢焚烧现象。公共服务方面,快递物流覆盖全村,文体广场配备篮球场、足球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供图书阅览、电子阅览等服务,村卫生站常态化值班且收费合理。村“三资”线上管理、“村账镇管”确保透明,重大事项征求村民意见,2024年获评“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香山村建设中焕然一新的花园
青年实践深感悟:乡村振兴中的青春印记
调研中,实践队员深入感受香山村的建设成果。通过与村支书、村民对话,队员深刻体会到“百千万工程”不仅是硬件改造,更是“民心工程”。村民主动配合、青年返乡创业、科技赋能管理,让队员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多元活力。“这次实践让我们明白,青年投身乡村大有可为。”队员熊欣媛表示。
调研手记:绿美生态里的振兴密码
漫步香山村,整洁村巷、青翠田园与村民笑声交织。从危破房变身小花园,到苦瓜地里长出的“金钥匙”,从党员带头拆旧房到青年助力新发展,德城街道以实干诠释“百千万工程”内涵。乡村振兴密码,在于生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于民心与治理的双向奔赴。这片土地上,一幅“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百千万工程”的香山实践启示:乡村振兴需以生态为底色,以民心为根基,以产业为动能。佛山大学数学学院“嘉行益夏,篙声润德”实践团将以此调研为起点,持续以青春之力服务“三农”,争取将香山村建设的宝贵经验,传递给更多有相同需求的村落,期待他们在绿美建设中焕发新生,在振兴路上跑出“加速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尹靖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