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救生圈”出动!健雄学子为孩子系上安全童锁

发布时间:2025-08-04 17: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梓慕   阅读 282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4日讯(通讯员 于思 王梓慕)这个夏天,阳光炽烈如金。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积极组织中小学生防溺水护航行动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自7月1日起走进太仓康乐、城南、东林、学苑、中区、古塘等社区暑托班,为百余名孩子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课。一张张笑脸、一声声惊呼、一次次举手,汇成了这个夏天最清凉、最动人的安全协奏曲。

沉浸课堂里的生命教育

数据显示,溺水已成为1至14岁未成年人非正常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暑期,心就揪着。”这是不少家长老师担心的点。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讲述防溺水安全知识

因此团队展开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志愿者们先用防溺水动画短片暖场,孩子们瞬间被拉进故事情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急救电话是多少吗?”以问题结尾,让安全知识悄然生根。

救援“神器”大揭秘

“这不是游泳圈,是“救命神器”!”讲台上,志愿者老师将救生衣、救生圈、救援绳一字排开。老师一边演示救生圈的正确抛投姿势,一边提醒“拉人时要侧身、降低重心”;志愿者试穿救生衣,“咔哒”一声扣紧插扣,再用力拉一拉肩带——“原来合格的救生衣要这么紧才不会脱落!”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讲述救生衣的穿法和作用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讲述救援绳用法

泡沫板上的“生死时速”

“有人落水啦!”随着一声呼喊,演练区瞬间沸腾。志愿者纵身“落水”,同伴抄起泡沫板与救援绳,30秒完成抛投、固定、拖拽。“溺水者”被成功拉回岸边的瞬间——那块不起眼的白色泡沫板,成为孩子们眼中最可靠的“生命方舟”。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以情景模拟演练溺水后的救援

橘子实验的“魔法时刻”

“为什么葡萄、李子都沉了,橘子却浮起来?”实验桌前,孩子们踮起脚尖。当老师剥去橘皮再次实验,橘子竟缓缓下沉——“因为橘皮的空隙就像救生衣的气囊!”恍然大悟的惊叹声此起彼伏,一只小小的橘子,让孩子们牢牢记住了“浮力=生命守护”的科学道理,也让孩子们牢牢记住:意外落水莫慌张,憋气仰头水上漂。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以橘子漂浮小实验为小朋友讲解浮力

与“心跳”对话

“01、02、03……”志愿者用孩子们熟悉的旋律,生动地讲解心肺复苏的节奏,在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导下,孩子们跪在模拟人旁,两指定位、双掌交叠,认真完成30次胸外按压。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教孩子们心肺复苏按压

最燃“知识抢答赛”

“发现同伴落水后第一步做什么?”“大声呼救,拨打120!”以上是防溺水知识大比拼的现场,随着屏幕上题目滚动,孩子们小手如林,答案脱口而出。答对的小朋友还能获得小礼物,此刻知识变成了最酷的勋章。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以知识大比拼形式考验孩子们掌握的知识

▲图为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把安全“袋”回家

答题结束后,志愿者发放定制帆布包与安全手册。孩子们坐在位子上,用彩笔在袋子上画下“不私自下水”的警示图标。小小的袋子,把课堂延伸到了每一个家庭。

▲图为孩子们diy关于防溺水小物件

奔跑中的“大富翁”

“前进三格——模拟呼救!”“后退两格——忘记穿救生衣!”在防溺水主题“大富翁”里,孩子们掷骰子、跳格子,在奔跑、大笑中反复练习“叫、抛、伸、拉”的救援流程,强化记忆防溺水知识,将有趣的科学原理和理论知识,化作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自救技能。

▲图为孩子们一起玩防溺水“大富翁”游戏

安全不放假,知识送到家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兵分两路,将200余份《暑期防溺水小贴士》送进社区长廊、送进居民手中。“爷爷,带孩子去河边一定要盯紧哦!”一句叮咛,一份贴士,让安全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家庭。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走访各地发放防溺水小贴士

种子已播,未来可期

安全教育不是一阵风,而是一粒种子。愿它在每个孩子心中长成守护生命的参天大树。”苏州建雄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们用专业与热爱浇灌,将安全的种子深植童心,守护着孩子们平安、欢笑的夏天,也为防溺水工作注入了坚实而温暖的青春力量。

▲图为志愿者团队成员大合照

下一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团队们,将继续把应急救护等课程送到更多群众身边,让“生命至上”的理念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安全守护的力量从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织就一张“家校社”联防的安全网。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梓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