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朱熹
2025年7月25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青马工程”培训班赴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实践团走进武夷精舍,以体悟“三茶统筹”中的廉韵茶魂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由十一名师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以体验朱子茶礼文化、走进天游峰等形式,深挖朱熹哲学思想中的廉政智慧与生态理念,与朱熹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图为武夷精舍拱门
重走领袖足迹,感悟文化根基
展馆总体分为“序言”“朱熹一生、不同凡响”等 6 个部分,而最让团队成员驻足的,是朱子与茶相关的展区。文献墙上,朱熹诗作中“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的茶事吟唱,与《朱子语类》中“以茶喻学”的记载相映成趣。互动屏幕上,“朱子茶宴” 的复原动画生动展现了“以茶会友、以茶论道”的文人雅趣。“朱熹在讲学时常以茶修身,他的‘格物致知’与茶文化中‘精行俭德’的理念,其实是相通的。”讲解员的话让队员们恍然大悟,指尖轻触展柜玻璃时,仿佛触碰到了千年茶文化传承的根脉。
图为队员认真听导游讲解朱熹与茶的故事
天游峰下实践,镜头与茶垄共绘生态画卷
离开武夷精舍,实践团步行至天游峰山脚。这里背靠丹霞奇峰,面朝连绵茶垄,山水与茶香交织,是武夷山“茶文旅”融合魅力的绝佳窗口。队员们拿出高清摄像机、稳定器等设备,多角度取景拍摄,梯田与云海构成绝美画卷,镜头下的每一幕都在诉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图为武夷山国家公园天游峰实景
以文化人,以行践知
此次武夷精舍、天游峰实践是福建农林大学“青马工程”武夷山实践团暑期实践的关键篇章,是“三茶统筹”思想伟力实践的重要一环。
指导教师总结道:“从武夷精舍的文化溯源到天游峰的实践调研,学生们正在用脚步丈量‘三茶统筹’的深度。这种‘从历史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感知、可践行的精神力量。”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朱子“以茶明理”的思想与当代“三茶统筹”理念一脉相承。
福建农林大学青马学员的此次活动,既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也是一次扎根大地的实践担当。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茶乡发展,让千年茶香在新时代的实践中愈发醇厚。
通讯员:王玥婷 吴清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清锋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