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助力乡春突击队以绿美为卷书写西河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02 23:4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颖姗、肖泽耀、朱美琪、刘幸怡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推动绿美韶关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7月10日至7月19日,广州新华学院助力乡春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奔赴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开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突击队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拍摄影像、文创设计、直播推介等举措,协助当地激活“诗画西河,融城共富”示范带建设新动能,同时不断提升各景区知名度,持续释放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生态体验潜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落地生根,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实践伊始,突击队与镇党委政府聚焦 “绿美西河” 建设开展对接。双方秉持“守护生态本底、助力绿美广东”的共识,就助力文化康养产业、谋划生态康养示范路线达成共建意向。会上,镇党委政府提出,在筑牢生态根基的同时,亟需提升区域农特产品的品牌辨识度与市场能见度。突击队紧密结合这一需求,以融媒体手段为依托,系统梳理西河生态资源与产业亮点,凭借前期规划的影像记录、直播推介、文化叙事等组合实践,为 “绿美西河” 构建可持续、可推广的发展路径,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为突击队在西河镇人民政府与党委副书记栾东勋、党委统战委员谢文丹开展见面座谈会(通讯员 李峙霖 摄)

在达成共识、明确方向后,突击队开始深入一线,展开实地调研,以感知当地融合发展的脉动。突击队深入武江林木花卉产业园开展专项调研采访活动,与园区负责人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实地走访过程中,突击队观察到园区具备优越的生态资源。然而,负责人坦言,尽管产业园在产业规划和经营方向上目标明确,但在宣传推广方面存在显著短板。针对这个问题,突击队系统采集了植被群落等生态素材,为后续推广提供视觉支持。离开武江林木花卉产业园后,突击队转赴南岭诗意文化康养园继续调研,并采访了康养园负责人。在那里,突击队实地调研了康养园各区域生态与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康养园的基本情况,并带着突击队参观了规模化树林、生态冷水鱼养殖(主要品种为斑点叉尾鮰)及沙山湖水库等核心生态资源和粉红沙滩等特色景观。

除了实地调研了解产业发展情况,突击队还积极行动,通过直播助农的方式为激活西河农特产业助力。突击队走进韶韵生态葡萄园,深入了解葡萄种植产业,并用镜头记录葡萄从枝头新鲜采摘到售出的全过程,直观展示产品品质,同时深入挖掘葡萄种植背后的乡村故事,用新媒体手段记录产品的情感故事。突击队通过“产品+故事”的创新模式,结合直播带货拓宽销路。首场直播吸引339人在线观看,喝彩1.4万次,新增粉丝占比达3.5%,有效带动平台销量持续增长。同时,通过短视频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葡萄园“甜蜜产业”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果”。

与此同时,在五指毛桃产业基地,突击队也展开了积极行动,突击队了解到,五指毛桃这种乡土药材经规模化种植后身价倍增,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已有的电商直播平台上,突击队运用专业直播话术为消费者推介五指毛桃面,并耐心解答网友关于原料来源、生产标准的提问,首场直播522人围观,喝彩3.2万次,新增粉丝占比达10.9%。从种植、加工再到销售,突击队以直播为桥,全方位助力这一产业焕发新活力,让五指毛桃的香气飘向更远的地方。

图为突击队为五指毛桃产品直播带货(通讯员 李峙霖 摄)

在关注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击队也不忘探寻乡村建设的成效,在绿美广东建设深入推进之际,突击队走进北片黄塱村,实地走访学习该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村庄建设的成功实践。突击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黄塱村近年的显著蜕变。为获取更鲜活的一手资料,突击队随机走访村民,倾听切身感受。罗阿婆(本地居民,88岁)作为村庄变迁的见证者,动情讲述了从昔日山区独居取水艰难,到如今住进新房、用水便利的巨大跨越。村民朴实话语中流露的真挚喜悦,与村委的详细介绍相互印证,为突击队提炼总结黄塱村的绿美建设路径注入了丰富的情感维度和实践依据。突击队对黄塱村的成功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期望将“黄塱经验”转化为推动西河镇全域乡村生态升级的实用指南。

图为突击队与受访村民合影(通讯员 余钦豪 摄)

下乡生活虽转瞬即逝,但突击队的脚步却从未停歇。从政府会议室里凝聚共识,到田间地头实地探访;从把专业技术落到实处,到与村民暖心交流,突击队始终以青春视角观察西河的变迁,用青年力量服务西河的发展。

图为突击队与西河镇政府工作人员合影( 通讯员 余钦豪 摄)

未来,突击队与西河镇的联结不会因实践结束而中断。突击队将紧扣当地“做强生态基底、着眼文化康养产业、谋划生态文旅路线”的目标,把在南岭诗意文化康养园、五指毛桃产业基地等地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具体动能。双方将携手推进生态旅游与文化康养产业协同发展,在绿美广东建设中持续书写青春答卷,让西河的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让乡村振兴的果实愈发丰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颖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