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山东棋院”创新创业实践团队调研国内大型棋类文化综合体赋能“山东棋院”创新建设
8月1日至8月2日,山东大学“山东棋院”创新创业实践团队赴上海、杭州等地,对国内知名大型棋类文化综合体开展线下实地调研。此次调研聚焦棋类文化资源开发与数字化保护前沿经验,为“山东棋院”建设提供“高校方案”。
此次调研紧扣“高校方案赋能‘山东棋院’建设”主题,旨在破解当前国内棋类文化综合体普遍存在的技术滞后、运营单一、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等痛点。
团队成员龙如欢对上海棋牌博物馆进行了专项调研,这座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和互动体验著称,珍藏了唐代陶制围棋子、宋代琉璃棋子等1200余件珍贵文物。该博物馆不仅注重静态展示,还通过AI对弈、高科技投影棋盘等互动装置提升参观体验,并设计创意盖章吸引年轻游客。龙如欢特别关注到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活化传统文化,成功吸引了观众的优秀经验,提出未来结合科技创新更好地推广棋牌文化的提议。
团队成员张馨馨则系统梳理了国内大型棋类文化综合体的发展现状。她指出,尽管国内已建成超50家棋类综合体,但普遍存在技术滞后、运营僵化、资源挖掘不足等问题。以上海棋牌博物馆和杭州智力大厦为例,她总结了数字化赋能、“赛事+”体系、文化资源保护等发展方向。同时,她以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天元大厦”为例,分析了其“以楼养棋”模式的优缺点,强调技术需从基建阶段植入,文化资源应转化为市场化产品链。张馨馨提出,“山东棋院”建设需平衡公益与商业,结合前沿技术,打造集赛事、教育、文旅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体。
聚焦杭州智力大厦,团队成员吝依卓详细调研了其功能分区与赛后运营规划。该大厦赛事期间承接高规格智力运动赛事,平日则转型为市民文化体验空间。此外,大厦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和产学研生态也体现了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战略定位。吝依卓指出了杭州智力大厦成功的“科技赋能+赛事驱动”双重模式,为“山东棋院”的硬件建设与功能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次调研不仅是为“山东棋院”寻找参考样本,更是为全国新型棋类文化综合体建设探索路径。作为全国首个“产学研教”深度融合的大型棋类文化综合体,“山东棋院”将吸收调研成果,借助高校优势进行文化资源挖掘、数字化技术赋能和文创设计等相关工作,构建“文化+科技+教育+文旅”的生态体系。这既是山东大学“高校服务社会”的生动体现,更是传承中华优秀棋类文化、推动文化“两创”的具体行动,为传统棋类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注入了青春力量。
(撰稿:阎国婷)
(图片:龙如欢 张馨馨 吝依卓)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阎国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